关于中国历史,了解这些就够了

“中国”一词是怎么来的

  我们知道,在今天“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但在这之前就一直有“中国”的称法。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商朝时期。它在当年的含义是:京师(首都)和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为中国。先秦时期,在中原地区分布着众多大小诸侯国,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不过是京师附近的一小块地方,所以就把京师所处的这块地方称为“中国”,意思是,京师是在中间的国家。后来历朝历代都延续了这种称法,凡是帝王直接统治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一直到清代,清王朝疆土比各朝代都大大地扩展了,皇帝统辖的地区早已不仅仅是京师附近,于是“中国”一词就成了清代所属全部领土的代名词了。

  它的第二个含义是这样的:华夏族、汉族所居住的地区为中国。先秦时期,汉族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原一带,建立了众多的国家。在中原地区的四周,有不少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如此一来,中原就成了中央地区,于是就称这个地区为“中国”。当时中原诸侯林立,因此这个“中国”并不是指的哪个具体国家,而是泛指在这个地区汉民族建立的国家。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个王朝的领土面积在日益扩张,凡是在此建立政权的国家都自称为中国。

  由此可以知道,“中国”一词在古代仅仅是个形容词,形容一个地区的方向、范围、管理等情况。古代中国的历代王朝都没有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的。

  周召共和

  公元前年是中国历史上特殊的一年,称为“共和元年”。从这一年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明确的纪年,而在此之前的历史,都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发生的年份。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即“共和行政”,从这一年开始,周公和召公二相共同执政,所以又称“周召共和”。

  公元前年,西周王朝的社稷传到了周厉王的手上。周厉王是西周的第十代国王,他残暴不仁,对民众横征暴敛,引起了百姓的强烈不满,纷纷发表议论谴责。大臣召公提醒周厉王说:“人民已经不堪忍受了!”然而周厉王听不进任何反对意见,他为了压制国人的不满,便找来卫国的巫者,在国内监视民众的言论,如果发现有人议论国事,口出怨言,立即抓起来处死。因此国人都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话,在路上互相见到,只能用眼神交流(“道路以目”)。周厉王于是很高兴地说:“我能够阻止百姓的诽谤了!”召公又劝谏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但周厉王仍然置若罔闻,反而变本加厉。周厉王的倒行逆施终于导致了国人的反抗。百姓们拿起武器,冲进了王宫。周厉王逃到了彘(今山西霍县),史称这次事变为“彘之乱”。

  由于周厉王出逃,国内无主。因此大家公推周公和召公暂时管理朝政,被称为“共和行政”。共和行政持续了14年,公元前年,周厉王在彘病死,周公和召公辅佐太子姬靖即位。

二桃杀三士

  春秋列国时期,齐国有三位勇士,分别是田开疆、公孙接和古冶子。这三个人勇武异常,立下许多功劳,深受齐景公的宠爱。他们三人结为异姓兄弟,居功自傲,把谁都不放在眼里。齐国的相国晏婴担心这三名勇士对国家造成威胁,屡次建议齐景公除掉他们,但齐景公一直没有同意。

  恰逢鲁昭公访问齐国,齐景公设宴款待。晏子主持宴会礼仪,他心生一计,决定趁这个机会除掉这三个心腹之患。在宴席上,他让人端上来几个桃子,请大家吃。等大家吃得只剩两个桃子的时候,晏婴叫上三位勇士,对他们说:“只剩两个桃了,你们有三个人,要不你们三个比比功劳,谁的功劳大就可以吃桃?”话音刚落,公孙接抢先说:“以前有一次国君打猎时,遇见一头猛虎,我冲上去与老虎拼死搏斗,最终把虎打死,救了国君。如此大功,难道不应该吃个桃子吗?”晏婴说:“冒死救主,如此大功,可以吃桃。”紧接着古冶子也说道:“当年我送国君过黄河时,一只大鼋兴风作浪,咬住了国君的马腿。是我跳进汹涌的河水中,舍命杀死了大鼋,保住了国君的性命。”于是晏婴各给了两人一个桃子。

  田开疆眼看桃子分完了,急得大叫:“当年我奉命讨伐徐国,斩将夺旗,使徐国俯首称臣,就连郯国和莒国也望风归附。我为国君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反而吃不到桃子,在国君面前受到这样的羞辱,我还有什么面目站在朝廷之上呢?”说罢竟挥剑自刎。公孙接大惊,说道:“我的功劳不如田将军的大,却吃了他的桃子。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说罢也自杀了。古冶子大叫:“我们三人结为兄弟,誓同生死,如今他俩已死,我也决不苟活!”说完,也拔剑自刎了。

  晏婴利用三位勇士的弱点,用两个桃子除掉了他们,这就是“二桃杀三士”的典故。

  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是秦国的贤相范雎为秦昭王提出来的外交政策。范雎原来是魏国人,他是一位很有才干的政治家、外交家。他相秦十余年,对外推行“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为秦国统一天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秦国在经过了商鞅变法以后,国力日渐强盛,开始产生了吞并六国之志。从力量对比上看,秦国比六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强大,但它也顾忌六国联合起来对抗自己。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远交近攻”的策略应运而生。

  公元前年,秦昭王准备兴兵伐齐。范雎于此时向秦昭王献上“远交近攻”之策,劝说秦王先不要攻打齐国。他说:“齐国的势力很强大,离秦国又很远,如果秦国要攻打齐国,军队必须长途跋涉,而且中途还要经过韩、魏两国的地盘。即使打了胜仗,由于距离太远,秦国也无法占有齐国的土地。所以应该先攻打邻近的韩国和魏国,然后再各个击破,稳步推进。”秦昭王采纳了范雎的建议。其后的秦王嬴政继续坚持“远交近攻”的策略,远交齐、楚,首先攻下韩国和魏国,随后又从两翼进兵,攻破赵国和燕国,统一了北方。紧接着挥师南下,攻陷楚国,平定南方。最后大军东进,把最后一个国家——齐国灭掉了,最终实现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娶妻当娶阴丽华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人生理想。阴丽华是春秋名相管仲的后人,刘秀在南阳时就十分仰慕她的美貌。刘秀虽然是皇族出身,却家道中落,沦为布衣。在长安城中求学时,刘秀看到了长安禁卫执金吾的车马,不禁心生羡慕,于是写出了这句传世名言。

  后来刘秀与哥哥起兵反对王莽,不久刘秀迎娶阴丽华为妻。但为击败政敌,刘秀又迎娶了郭圣通为妻。称帝之后,由于郭圣通已经为刘秀生下皇子,在阴丽华的劝说下,刘秀被迫放弃结发妻子,册立郭圣通为皇后,改立阴丽华为妃。直到统一天下,刘秀才废掉郭圣通,册封阴丽华为皇后。阴丽华担任皇后二十四年,端庄贤淑,恭俭持家。她和刘秀分分合合的爱情故事也被千古传唱。

  马革裹尸

“马革裹尸”出自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马援平定西南夷族叛乱后凯旋回京,亲友交好们纷纷前来为他接风。其中有一个叫孟翼的谋士,他折服于马援的战功,高兴之下就说了几句奉承话。马援听后不悦道:“我从前线回来,本希望听你说些有见地的教诲,却想不到是这些东西。难道你也成了趋炎附势之徒吗?”无端被马援批评,孟翼顿时尴尬不已,连忙作揖告罪。马援却说:“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七郡而仅封数百户。和他相比,我的功劳简直微不足道。如今竟也被封为伏波将军,采邑三千。如此赏大于功,我的好日子又怎么可能长久呢?你与其夸赞我,还不如多教教我在朝为官的法门!”

  孟翼见状无话可说,马援则滔滔不绝:“你不说,我来说:现在匈奴和乌桓两族还在侵扰北方的边境,我已打定主意请战,率众为先锋,做个有志男儿。所谓‘男儿’,就理当力拼敌寇、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回。又怎能久居卧榻,死于儿女之手?”

  不久,马援果真向皇帝请旨,带兵西出征战边疆去了。

  陈蕃待客

  东汉太傅陈蕃的祖父曾是河东太守,到他出生时家道中落,不再显赫。为振兴家族,陈蕃自小就抱定信念,决意闯出一番天地来。

  陈蕃家中有一处清静的庭院,他少年时便在这里读书习字。某日,陈蕃父亲的好友薛勤前来做客,路过陈蕃的庭院时,看到里面杂草丛生、遍地肮脏。薛勤心有不快,便问十五岁的陈蕃:“我是你父亲的宾客,不顾劳累前来,你竟连庭院都懒得打扫,堂堂陈家少主就是这样待客的吗?”

  面对长辈客人的指责,陈蕃却不慌不忙答道:“大丈夫处世,当以扫除天下为己任,岂可安事一室乎!”薛勤听到这般掷地有声的答复,忍不住对陈蕃另眼相看,但也不禁有些担忧:陈蕃年少,如果只将怀中大志为纲,日久天长后,恐怕有所不妥。于是他好言劝道:“一屋不扫,又何以扫天下?”

  薛勤话中的意思,就是希望陈蕃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抱负用在实处上。结果陈蕃听后满脸通红,立刻打扫干净庭院,以上宾礼迎薛勤入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此成为传世名言。

 三武灭佛

“三武灭佛”是指由皇帝直接主导的三次废除佛教行动:统一北方后,北魏太武帝皈依了道教,并因寺院田地广袤,却不缴税赋、不服徭役等佛门特权而厌恶佛教。从公元年开始,太武帝开始有计划地废佛:他不准社会各阶层供养佛门子弟,违者全家灭族。后又发现长安僧徒私自酿酒,并持有兵器。太武帝震怒不已,遂诛尽长安佛徒,焚毁全国的佛经造像,导致北方佛教文化遭受血洗。

  北周武帝宇文邕笃信儒家学说,对佛道毫无感想。即位后,为强化统治、增强国力,他决定大规模削弱处于特权地位的宗教阶层。公元年,宇文邕下诏毁掉国内所有佛道场所,烧毁经书造像,并勒令所有已经出家的佛教徒和道教徒还俗,甚至将普通的宗教活动也悉数废除。灭掉北齐后,宇文邕又强制毁掉了四万多座佛寺,强迫三百余万僧尼还俗,并重新编进户口,以破坏正常宗教发展的代价,将北周国力推上了顶峰。

  在太武帝、周武帝之后,唐武宗李炎也在治国期间进行过一次废佛行动。由于这三位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中都有一个“武”字,因此被称为“三武灭佛”。而后周世宗柴荣也曾灭佛,因此又将他们四人合称“三武一宗”。

  冰山安在

  唐玄宗初期为政时信任姚崇、宋璟等名臣,他自己又励精图治,勤于政事,因此在他统治下,唐朝的国力迅速上升,一举成为世界第一的“开元盛世”。然而,到了天宝年间,厌烦了工作的唐玄宗只顾宠幸贵妃杨玉环,不再理会前朝,使朝政很快就被李林甫把持,并日渐废弛。他又爱屋及乌,先后提拔杨贵妃的家人为官,重用她的堂兄杨钊,封他为宰相,赐名“国忠”以示恩宠。但杨国忠贪欲难平,在朝中只手遮天,搜刮钱财无数之余,还卖官鬻爵中饱私囊。杨府门前终日排满那些跑官要官、寻觅靠山的投机取巧之辈,争先恐后地给杨国忠送礼,竟成当时一景。

  有位陕西进士张彖,以学识渊博经纶满腹而闻名远近,但自金榜题名后,他始终没有去杨国忠府上拜访,还对那些急急前去的人冷眼讽刺。当时有人劝他:“你虽是进士出身,但若要得到好的职位差遣,就一定得上杨府拜会。当今宰相是贵妃堂兄,没有他点头称是,你根本做不了官!”张彖听后不屑一顾,讥讽道:“你们这些小人,看杨国忠现在地位显赫,以为投靠了他,身后就有了万仞泰山,真是可笑!他不过是一座冰山,现在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只要旭日东升,他这座冰山就会消融,到时我看你们找谁去!”说完,他就抛官离开京城前往嵩山隐居。

  不久,胡人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叛,以讨伐杨国忠之名攻入长安。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仓皇逃出京城。行至马嵬坡时,军士们忍无可忍,将祸国殃民的杨国忠乱刀分尸,还逼唐玄宗赐死杨贵妃,杨氏一族从此没落。“冰山安在”也就被后人用来形容不能被倚靠的短命权势。

 房谋杜断

“房”是指房玄龄,“杜”就是杜如晦。早在反隋战争时期,房玄龄就跟随李世民征战,唐朝立国后,李世民又招揽杜如晦为自己出谋划策,房杜二人遂成为李世民的智囊。当时军务繁重,由房玄龄谋划献策,杜如晦则分析精准。李世民派房玄龄入宫向高祖李渊作报告,言辞答对皆准确全面,李渊十分满意。后为拥戴李世民,房杜二人又积极参与政变谋划,帮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成功登上帝位。

  李世民登基后,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为尚书左仆射、右仆射,担任丞相职务。房玄龄政务熟练,讨论国事时总能提出高明的意见和解决办法,但缺乏决策能力;而善于决断的杜如晦看过房玄龄的想法,就会选取其中的最优策略。二人各有所长,又各有特点,合作起来亲密无间,成为唐太宗李世民重要的左右手,是从古到今最具标杆榜样的贤相之一。在他们的辅佐下,李世民很快就建立起“贞观之治”的承平治世;当时就有人称赞房玄龄和杜如晦:“笙磬同音,惟房与杜。”后人也因此将房杜二人的协调同心称为“房谋杜断”。

  清流与浊流

  在唐朝,“清流”是指那些出身清白、世代为官的门阀士族官员,他们以东汉以来的士大夫为标杆,讲究原则和气节,鄙视并反对一切平民出身的官员、武将。公元年3月,权臣朱温向宰相裴枢建议,希望由帐下将领张廷范出任太常卿一职,被后者拒绝。因为张廷范是“胥吏”(非科举晋身的低级官员)出身,并非“清流”,朱温从此同“清流”结怨。历史

  不久发生天象异变,贫贱出身的宰相柳璨告诉朱温,朝中的“清流”士大夫对他挟持天子的行为十分不满,建议他以“刑杀”回应天象的异常。朱温起初不信,但亲信谋士张策、李振不断鼓动朱温,尤其是佐史李振,他早年曾参加科举,因为不是“清流”,所以屡试不第,无法得到晋身之阶。李振对“清流”士大夫十分憎恶,时刻想要报复士大夫阶层,因此极力劝说朱温洗尽“清流”。

  几天后,朱温胁迫唐昭宗下诏任命张廷范为太常卿,同时贬宰相裴枢、独孤损、崔远为地方刺史。这个决定很快引发连锁反应,满朝的“清流”都自发反抗朱温的专政行为,企图反控制。于是朱温又陆续把尚书陆扆、王傅贬官,并将德高望重的太子太保致仕赵崇驱逐出中央。

  经过一连串铁腕操作,朱温已经完成了对朝政的完全掌控。贬斥“清流”没多久,他又以唐昭宗的名义,将裴枢、王赞、赵崇等三十多人聚集在白马驿(今河南滑县)集体屠杀。杀完这些朝臣后,李振对朱温说:“此等自谓清流,宜投诸河,永为浊流。”朱温哈哈大笑,便顺着李振的意思,把尸体全部扔进黄河,史称“白马之祸”。祸乱过后不久,朱温就把那些自认出身高贵、不与自己合作的数百名官员和名士全数诛杀,大唐朝廷名存实亡。两年后,朱温废除唐哀帝,自立为帝,是为后梁。历史

生子当如李亚子

“亚子”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小名,他是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的儿子,自幼胆识出众,喜好弓马刀剑,十一岁时就随父亲前往长安城报功,得到了唐昭宗的接见和赞许。当时唐朝已经式微,各藩镇军阀为争夺权力混战不止,李克用有意逐鹿天下,却无奈兵少将弱,又长期被朱温压制。李存勖当时不到二十岁,却开解父亲说:“朱全忠(即朱温)炫耀武力,图谋篡唐自立,迟早会被天下人讨伐。唯今之计,只要我们安心积蓄实力,静候时机,就一定能击败他。”

  公元年,李存勖继承了父亲的节度使兵马和王位,将阴谋夺位的叔叔李克宁捕杀,并立刻出兵被朱温的梁兵占据的潞州,以保河东本地。战斗中,李存勖事先示弱,使梁兵大意,然后力排众议,一路后撤分兵,最终乘大雾弥漫之际突袭了围攻潞州的两军,一举大胜,解了潞州之围。连敌人朱温也对他的用兵巧妙和勇武赞叹不已,说:“生子当如李亚子,有了这样的儿子,李克用才能保住自己的江山!相较之下,我的儿子跟没用的猪狗有何分别(至如吾儿,豚犬耳)!”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唐朝末年,割据已久的藩镇终于爆发了全面争霸:公元年,朱温废唐称帝,五年后就被三子朱友珪袭杀;年,后唐明宗养子李从珂兵变夺位,国内局势迅速陷入混乱之中。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趁势起兵,并向契丹称臣,认契丹国主耶律德光为义父,以北面天然屏障幽云十六州为代价,换取对方册封自己为皇帝。年,石敬瑭正式建立晋国,史称后晋,大封功臣之余,他又命降将安重荣为成德军节度使。

  安重荣虽然是兵卒起家,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他为人精明干练,处事果决,而且具有极强的政务能力,很快就收拢了不少人心。因为经历过从后唐变为后晋的历史事变,安重荣已然看清了天下大势,他曾对手下讲:“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哪有天生的命运!”篡权之心日隆。但因他在朝中居功自傲,与后晋百官结怨颇多,因此助力极少,不敢妄自发动叛乱。后来石敬瑭果然向契丹称臣,并上表奉承小自己十一岁的耶律德光为义父,安重荣怒不可遏,起兵发动叛乱,大举进攻都城汴梁,最终战败被杀,头颅也被石敬瑭送往契丹做谢礼。

  杀胡林

  公元年,在辽太宗耶律德光带领下,契丹大军攻入开封城,将中原数百里的财产牲畜尽数夺去。中原人民忍无可忍,纷纷聚义反抗契丹人,使原本优势的辽国军队迅速陷入四面围攻的窘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

  无奈之下,耶律德光被迫放弃洛阳,率领军队返回辽国境内,走到前面提到的树林时,已经被战争消磨掉最后一丝精气的耶律德光突然口鼻喷血,暴病而死。耶律德光死后,契丹内部迅速陷入“后族”与“叔族”的内斗之中,纷乱不止。因此这片树林被后人称为“杀胡林”,即杀灭胡人的树林。









































卡介苗接种成功图片
白癜风怎么治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chuenran.com/gscs/60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