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蔚县印象】感受暖泉的天下第一堡

【蔚县印象】感受暖泉的天下第一堡

  蔚县西部的暖泉古镇,由于一年四季水质温热而得名。古镇始建于元代,明清之间规模壮大为“三堡、六巷、十八庄”,是蔚县西部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打树花、泉水、集市、古建筑和民俗文化是这里最有名的文化特色。

暖泉古镇的规模不大,长宽大约都在几百米左右,镇上开放了西古堡和几座大院供游客参观。西古堡是“三堡”之一,俗称“寨堡”,位于暖泉镇西南,其实就是镇外的城楼,古堡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扩建、续建于明末清初。

古时战争的硝烟早已远去,如今这里是一片宁静的田野。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地处蔚县宋家庄镇东南山脚下的上苏庄村都要举办一项拜灯山的民俗社火活动。这一活动历代相传,延续至今大约已有多年的历史,是蔚县正月期间古老而独特的社火景观。 

打树花是省张家口蔚县暖泉镇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具有特色古老节日社火,至今已有余年历史,是用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城墙上,迸溅形成万朵火花,因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称之为“树花”,其壮观程度不亚于燃放烟花,以前的打树花是在暖泉镇的古堡城墙上进行的,因为场地狭小,又有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赶来看热闹,于是,镇上专门新修了“天下第一堡树花广场”用于表演。

“打树花”表演者身穿羊皮袄、头戴斗笠,用特制的木勺将高温融化后的铁水用力泼洒在坚硬的城墙上,多摄氏度的铁水打在冰冷的城墙上,迸溅出璀璨的朵朵火花,串起来呈树冠状,随后瞬间消失在漆黑的夜色中。

表演者会在火花消散之前,打出一轮新的火花,连续的火花形成金色的“花雨”,在寒冷的冬日给人们带来丝丝温暖。

打树花表演之前的准备工作,也是用了心思的。柳树根做的勺子必须先在水里浸泡几天,之后再用慢火把表面烘干,这样勺子才不至于被铁水烧毁,而且勺把儿也不会太热。匠人身穿羊皮袄、头戴斗笠,这一身装束,就是防烫的。尽管处处提防,一场表演下来,表演的匠人多多少少还是会被溅落的火星儿烫着,因此,匠人的手背上总是布满了旧疤痕和新烫的水泡——匠人把危险留给了自己,把美丽献给了人们。打树花,古老之花,更是匠人们的心灵之花。

据说,年整个暖泉镇总共只有4人会打树花,除了这三位师傅,还有一位不太熟练的年轻徒弟。打树花作为一项古老年俗,对艺人的臂力和泼洒技能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从剧场出来,已是日暮,西古堡的线条映在暮色之中,这座古堡是古蔚州“八百庄堡”中最独特、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白天看起来有些突兀的灯杆在夜晚倒是为古镇增添了一丝韵味。

天已经黑了,剪纸店却还舍不得关门。

清晨七点,空气清凉,晚上入住的客栈就在西古堡的门楼旁边,踱上几步便进了古堡。

总觉得清晨的阳光和古镇最配,清净的、柔软的,让人不忍打搅。

西古堡被誉为“中国第一堡”,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堡内现在仍有保存完好的明清风格民宅所,较大的九连环、四连环式套院6所。其中5所院落对外开放,或是博物馆,或是影视剧拍摄地,像《亮剑》、《鬼子来了》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相比那些游人如织的院落,我更喜欢随意在镇子中闲逛,寻找那些在时光中沉淀的痕迹,或是墙壁上精美的石雕,或是门楣上以八仙过海为内容的木雕,又或是荒草半掩着的门墩。

虽然有些院落已经破败,但这里的一砖一瓦,似乎仍然能讲出一段曲折悠长的塞外传奇。

只要有人在这里继续生活,古镇便永远是有生命的。

古镇中经常会看到来写生的学生,古戏楼、寺院、宅院全都一一呈现在他们的画笔之下。

古镇开发的脚步也不可避免的让这里发生着变化,临街的老房子慢慢变成了铺面房。

旁边的北官堡更加古朴,这里的门楼还在,最早的打树花便是在北官堡的这座门楼下进行,墙上沉积了余年打树花的遗迹。

可以用“原汁原味”这四个字来形容北官堡,一整片呈鱼骨形分布的房屋、街道都基本保持着原貌。北官堡始建于明代初期,到今天已有近年的历史。古堡昔日的繁华景象已经不再,现在的民居多为土木结构,尽管有些已经破败不堪,但精细考究的木雕门楼更显古朴大气。

堡内的卢家小堡与北官堡形成“堡套堡”特色,卢家小堡静静地伫立在黄土高坡之上。相传,当年明军把蒙古兵打退,仅剩下一户卢姓人家,在此繁衍生息。后来,宗、刘、侯、张四大家族迁至此地,修筑城墙,建成北官堡,从而形成了“堡中堡”的独特格局。

站在卢家小堡的高坡之上俯瞰北官堡,遥想当年这里的繁荣。

在卢家小堡下方,还有一个规模宏大的地下古堡,只是房屋多半已经翻修成新房,古韵不再。

古镇对于我如同有魔力一般,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们邂逅了无数个淳朴而美好的瞬间,那是暖泉留给我的珍贵记忆。

豆腐坊里,豆皮被刚刚从滚热的锅中捞出,挂在钩子上,闪闪的发着光。

只有一间屋子大小的理发店里一早就忙碌了起来,理发师看到我的镜头露出了笑容。

大叔在自家门口碾压着香菜籽,举起一把递给我们闻,特香,炖肉时加进去一定有异香。

家家户户都坐在院子里用特制的刀片将西葫芦切成长条,晾干了炒肉丝或者炖肉,口感筋道,特别好吃。

男主人热情的从院子里摘了顶花带刺的黄瓜递给我们,又脆又甜。

蔚县的物产丰富,这里极适合种植谷黍类的作物,当地出产的食材配上世代相传的手艺,成就了这里众多朴素却美味的小吃,早餐逛吃逛吃的节奏居然一连吃了三顿。先是和油条长得差不多的糖麻叶儿,这是一种当地的传统小吃,吃起来的味道像糖油饼。

然后是当地最家常的食物:饸饹汤面,我们也学着当地人加了豆腐泡和鸡蛋,汤汁酸辣可口,尤其是豆腐泡里面吸满了汤汁,特别入味好吃。

这位姑娘端着一碗金黄的饸饹面从我面前走过的时候,我口水差点掉下来。连忙叫住姑娘让我拍张照,一问,人家这面是自家吃的,不卖。

最后又消灭了一个煎饼。这里的煎饼有着自己的地域个性,放猪肉和韭菜的。

这个是碗托,吃的时候划成条,浇上调味汁,还有一种白色半透明的凉粉比这个还好吃。

周二粽子形状很特别,是扁扁的三角形,里面包的是蜜枣馅儿,又糯又甜。

古镇里已经有不少客栈,我们入住的三合泰是其中一家,条件和农家院差不多,不过被褥干净,有热水可以随时洗澡,便可以一夜好梦了。









































治疗白癜风哪里专业
治白癜风最佳医院选择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2-2020 泰山_五岳独尊_天下第一山

电话: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