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夜雨莫大先生
莫大是《笑傲江湖》小说中衡山派掌门人,江湖人称“潇湘夜雨”。莫大先生身材瘦长、脸色枯槁,披着一件青布长衫,洗得青中泛白,形状甚是落魄。他爱拉胡琴,以一曲《潇湘夜雨》名动江湖。“琴中藏剑,剑发琴音”这八个字,是他老先生武功的写照。
封面是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令狐少侠,点进来看到的却是形容枯槁、相貌猥琐的莫大先生,不知你是否会有几分诧异,甚至是失落?
莫大先生自然是没有青春张扬的令狐少侠好看,不过好在好看从来都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所以莫大先生还是有些看头的,这一篇我写不那么好看的莫大先生!
01.
这一片江湖,到底是谁的江湖?是郭靖的?萧峰的?杨过的?还是令狐冲的?是,但不全是。江湖是天下人的江湖!在这些自带光环、屡有奇遇的主角之外,江湖上还有许多不带主角光环的普通人,譬如莫大先生。笑傲江湖中最让人羡慕(爱慕)的人物应该就是令狐冲了。爱喝酒会舞剑、潇洒不羁、自在如风的令狐少侠谁不喜欢?然而羡慕是羡慕,喜欢归喜欢,从理性的角度来看,令狐冲这角色并不真实,太理想化了。
在一部小说中,刻画的最好的人物一定是大家都喜欢或者都讨厌的,而刻画的最真实的人物一定是大家都不太注意的。我不知道总结的这歪理邪说正不正确,但至少就《笑傲江湖》一书来说,是这样的。
笑傲江湖中刻画的最好的,是潇湘夜雨莫大先生。
小说中其他诸人都刻画得极好,但正因为刻画的极好,反而带着三分不真实感。野心勃勃的左冷禅,假仁假义的岳不群,凶恶残忍的任我行,还有强盗一般的余沧海,怎么看都像是戴着脸谱在唱戏,唱红脸的是好人,唱白脸的是坏蛋。脸谱化是京剧的老路子,但是让人一眼看穿的多半都不是真实的,这也只能发生在戏曲里。现实要比戏曲和小说复杂的多。
02.
莫大先生并不是什么重要角色。在整部《笑傲江湖》中,他现身七次,出手三次。每次出手,都如剑下百变千幻的云雾十三式般神鬼莫测,但剑术之外,却是一个普通人的意气、普通人的机巧、普通人的软弱、普通人的左右为难。
第一次出手是在衡山脚下的小酒馆里,听到有人说衡山派掌门人莫大武功不及他的师弟刘正风,他出手了,一剑削断七个茶杯,只说了句“你胡说八道”,便飘然而去,一副世外高人作派。其实,若真是世外高人,他大可不必理会这些江湖上的闲人闲语。但他不是。
莫大先生在小说里总给人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感觉,那不过是金庸先生使的障眼法,你仔细去观察,他说话行事,都真真切切是个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他像你我一样,一直无法做到令狐冲那般“不在乎”,遭到了质疑会心中不悦,听了风言风语也颇为生气,但他不多说话也绝不伤人,你道我武功不行,琴剑一出,七杯尽断!
03.
第二次出手,更是看得人目眩神摇。
曲洋长老和刘正风逃了出来,身受重伤,被大嵩阳手费斌追杀。彼时的令狐冲不过是江湖上的一个小角色,但他挺身而出,要救曲刘,被费斌打伤。莫大也在,他躲在树后拉胡琴,希望能吓退费斌,自己能不出手尽量不出手。直到费斌杀了曲洋的孙女儿,莫大再也忍不了了,他用偷袭的手段出手杀了费斌,留下一句“杀孩童者死!”然后飘然而去。初看到这一幕,不禁拍案叫好,真真叫人目眩神摇。
小说原文这一段写的极好:
琴声突然止歇,松树后一个瘦瘦的人影走了出来。令狐冲久闻“潇湘夜雨”莫大先生之名,但从未见过他面.......莫大先生左手握着胡琴,双手向费彬拱了拱,说道:“费师兄,左盟主好。” 费彬见他并无恶意,又素知他和刘正风不睦,便道:“多谢莫大先生,俺师哥好。贵派的刘正风和魔教妖人结交,意欲不利我五岳剑派。莫大先生,你说该当如何处置?”莫大先生向刘正风走近两步,森然道:“该杀!”这“杀”字刚出口,寒光陡闪,手中已多了一柄又薄又窄的长剑,猛地反刺,直指费彬胸口。这一下出招快极,抑且如梦如幻,正是“百变千幻衡山云雾十三式”中的绝招。费彬在刘府曾着了刘正风这门武功的道儿,此刻再度中计,大骇之下,急向后退,嗤的一声,胸口已给利剑割了一道长长的口子,衣衫尽裂,胸口肌肉也给割伤了,受伤虽然不重,却已惊怒交集,锐气大失。费彬立即还剑相刺,但莫大先生一剑既占先机,后着绵绵而至,一柄薄剑犹如灵蛇,颤动不绝,在费彬的剑光中穿来插去,只逼得费彬连连倒退,半句喝骂也叫不出口。 曲洋、刘正风、令狐冲三人眼见莫大先生剑招变幻,犹如鬼魅,无不心惊神眩。刘正风和他同门学艺,做了数十年师兄弟,却也万万料不到师兄的剑术竟一精至斯。一点点鲜血从两柄长剑间溅了出来,费彬腾挪闪跃,竭力招架,始终脱不出莫大先生的剑光笼罩,鲜血渐渐在二人身周溅成了一个红圈。猛听得费彬长声惨呼,高跃而起。莫大先生退后两步,将长剑插入胡琴,转身便走,一曲“潇湘夜雨”在松树后响起,渐渐远去。
这一段动手前后不过二百多字,自始至终,莫大先生也只说了九个字“费师兄,左盟主好”,“该杀”,不多说一个字。一剑杀了大嵩阳手费斌,莫大先生转身便走,接着一曲《潇湘夜雨》响起,真如羚羊挂角,惊鸿一瞥,好一派世外高人的作风。
可是,拍案叫绝之余,你且从头看:刘正风金盆洗手时,广邀天下英雄,莫大一定也到了衡阳城,去了刘府,但自始至终根本没露面,甚至一丝迹象都没有。仿佛金庸先生把他写漏了,其实并不是,他一直窥伺在侧,在敌强我弱之下,他坚决不出手,甚至都不愿(或者是不敢)站出来说句话,眼睁睁看着师弟刘正风一家被杀。
同样的,在竹林里,他因小女孩被大嵩阳手费斌所杀而愤然出手,救了曲刘和令狐冲。但是他若不优柔寡断、畏首畏尾,及早出手,那女孩也不会死了。
为了保全自己,他眼睁睁看着那么多人无辜惨死。
04.
他第三次出手,可就没那么潇洒了。在嵩山封禅台上,他与岳灵珊对阵,他知道五岳派掌门肯定没自己的份,所以不愿出手,但在普天下英雄面前,他衡山掌门无论如何也必须出手。
最终,堂堂衡山派掌门人,比剑输在一个华山派名不见经传的女弟子手上,江湖就是江湖,纵然平时恭恭敬敬叫你一声“莫师伯”,比武的时候你技不如人便只能认输,不然还能怎样?在看这一段的时候我只觉得潇湘夜雨莫大先生实在是窝囊。如若换做是我,我早已经羞愧死了。
莫大先生倒也潇洒,没有像我这样羞愧而死,输就输呗,认输就是了。没有人是生下来脸皮就厚,都是历经生活的洗礼、风吹雨打后慢慢变厚的,莫大不是主角,他的一生究竟如何,我们无从知晓,但是金庸先生越是将他的“败”轻描淡写,我越能感受到他的不容易,那一刻我突然有点心酸。
05.
在武功上,他没有令狐冲这样的奇遇,但已算得上普通人中练到极致的了。在险恶的江湖中,他也尽己所能,将保全自己与保全衡山派做到了极致。他不像令狐冲那样潇洒,不像任我行那样狂傲,也没有宁中则那样果敢,这位江湖中的若干流人物最大的特点就是“若隐若现”。他所有的言行,都是围绕着保全自己与衡山派进行的。他没有独孤九剑那样厉害的武功,却又要顾及太多的东西,他是掌门人,不是浪子,这决定了他始终无法像令狐冲那样自由。从心里,他又是羡慕和爱护令狐冲的。莫大先生与令狐冲是忘年交。可左冷禅联合五岳剑派和少林武当要围困令狐冲于少林寺他一言不发,在少林寺“三战”一节中作为堂堂一派掌门人又一言不发。我看的时候一直疑惑,金庸先生是不是写着写着又把莫大写忘了?越是有过这样幼稚的想法,越是觉得金庸先生深不可测,够我写一辈子了!
人说莫大先生“神龙见首不见尾”,我看那不过是把明哲保身的功夫练到家了。
你会瞧不起这种人吗?毫无疑问,会!你能想到一大堆批判他的理由,不讲义气、没有立场、胆小怕事、畏惧强权、愧为宗师.......但是你就是无法去责怪他。
06.
莫大先生话很少,每次出手也都是蜻蜓点水一般,神龙见首不见尾,但如果你要是认为他在卖弄便错了。我能感受到他不是装,其实,他心里一直很怕,一直很谨慎。在江边与令狐冲喝酒时坦露心声,令狐冲对他心生佩服,我读着也感觉他与令狐冲十分的相似,如果说有什么不同,我觉得莫大先生多了几分真实感,多了几分人世间烟火的气息。他为救曲刘杀了费斌,在封禅台上左冷禅用言语点他,同意并派则既往不咎,不同意并派则必报此仇,他心中一凛,是的,在强权面前他怕。
让我想到新版《三国》中这样一个情节:
曹操问司马懿,你知道为什么人的脚要比手和脸都白吗?
司马懿说不知道。
曹操哈哈大笑,因为它老藏着!
........
是的,藏着!举手投足之间都是畏首畏尾、担惊害怕。杀大嵩阳手费彬,他又是不愿,又不得不出手。一个普通人的优柔寡断,一个普通人的恻隐仁慈,一个普通人的担惊害怕。
07.
莫大先生也不具备超出常人的大智慧,或者说预见力,他也会上岳不群的当,千里迢迢赶到思过崖石洞中看衡山派失传剑招,可一遇险便卧倒在石洞中装死,一直装到在江湖上销声匿迹三年之久。这哪里是一派宗师的做法?这和江湖上的流氓无赖有什么区别?你又会因此瞧不起他吗?我以前会,现在只会一笑,觉得这老头儿真实的让人感到亲切。
令狐冲和任盈盈在华山石洞中遇险时,莫大自始至终在装死,在袖手旁观。如果说,左冷禅与林平之等人出手时,莫大权衡利弊,认为赔上自己性命也救不得冲盈二人,这还说得过去。但冲盈二人出洞被岳不群套进渔网中,莫大无论如何也不该仍不施以援手,但他怕,他还是藏着。
令狐冲和任盈盈两人得以不死,先是白骨发出磷火,后是仪琳背后一剑,而这只是金庸先生的仁慈或者说小说情节的需要,在现实中,他们两人早已死了,就死在莫大眼前,死在莫大的袖手旁观之下。
莫大先生绝对不是不想救冲盈二人,只是太多的顾忌、太多的经历、太多的身不由己,让他早已失去了和令狐冲一样的赤子之心。因而,他更像一个真实的普通人。
08.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人物里,萧峰比郭靖更真实,令狐冲比萧峰更真实,而莫大比令狐冲更真实。因为他是配角,所以可以更真实。没有主角那么多机缘奇遇,没有主角那么英俊潇洒,没有主角那么多使命责任,也没有主角那呼风唤雨的本事。金庸在他的身上不须顾忌掩饰,主角不伟光正,读者可能就不喜欢这部小说,但莫大不是主角,看完一部《笑傲江湖》能记住他的都没有几个,所以该怎样便怎样,自己心中是怎样便怎样。
实际上,我觉得莫大与令狐冲是金庸心中人物的一体两面。明着是令狐冲潇洒自由,笑傲江湖,但那不过是理想所寄;暗着是莫大,面对现实的困境,只能全力维持局面。
笑傲江湖,听着多么美好!其实那是最凶险的江湖,血雨腥风、尔虞我诈,在这样的江湖里活下来都不容易,还妄想什么自由?令狐冲倒是自由自在,可是倘若他不会独孤九剑,不知早已死了多少回。在现实中,又有几人能有如此强大的武力?
对了,莫大先生是小说结束时,唯一还活着的原五岳剑派掌门人,在令狐冲与任盈盈大婚之日还弹奏了一曲《凤求凰》相贺,但是没有现身,他依旧藏着。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旁人看来他是一派宗师,但他自己知道他只是个普通人,他行走江湖并非没有牵挂。他有八十岁老母,根本不能放手一搏;他还是衡山派掌门,衡山派数百年基业系于一身。他无法笑傲江湖,时时处于两难之中。“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是羁绊莫大先生一生的困境。
是的,那是他的困境!
但,那只是他的困境吗?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或许也是你我每一个人最真实的写照。
09.
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无论写的人怎么掩饰,看的人总能从中找到生活的痕迹,而生活的痕迹恰恰是文字的灵魂。作者写人物,无非在写自己,不一定非得直抒胸臆、歌以咏志,甚至可能故意掩饰,但若非亲身经历、深有感触,是写不出来那样饱满的人物特征的。当然了,有些东西你得细品才能尝出不一样的味道,不过啊,倘若人生经历没给你加这味佐料,你也品不出这个味儿来。
听歌乱写文,单曲循环着夏小虎的《夕阳下的歌》,短短几年,好多民谣歌手都火了,郝云、赵雷、李志、陈鸿宇。。。。而夏小虎还是那么平平淡淡地唱着,仿佛世界与他无关。他一直都不红,不红就不红吧!总会有人爱听。下一期我想写民谣,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
本文完
By:拎壶冲,.1.6
身不由己,世路难行
赞赏
人赞赏
治疗白癜风的专家治疗白癜风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