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考
成就梦想
长按 青岛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青岛,背依浮山,面向黄海,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也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学校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山东省与青岛市共建高校,山东省首批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试改革点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性高校。
学校有浮山校区、金家岭校区、松山校区三个校区,占地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8亿元,馆藏图书万册,电子图书万册。主办7种学术期刊。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华文教育基地。
学校设有36个学院和医学部,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9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涉及41个一级学科;拥有博士专业学位类型2种,涵盖18个培养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类型23种,涵盖81个培养领域。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0个,山东省一流学科7个;临床医学、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和神经科学与行为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并列全国第61位;系统科学和纺织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进入教育部全国一级学科排名前十名。
学校在校生人,其中研究生余人,本科生30余人,留学生余人。教职工人,其中,专任教师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者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者人。现有全职院士5人,外聘院士9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15人,万人计划学科领军人才2人,长江学者8人,国家杰青11人,国家优青5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9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6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7人,泰山学者70人,省级教学名师16人。5人入选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2个。
学校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计划),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精品开放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51门;国家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项,省级教学团队7个;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40余个。
“十三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项。其中,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列全国高校第74位;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列全国高校第56位。发表SCI收录论文余篇,其中年发表SCI论文篇,列全国高校第69位,增长率列全国高校第5位;年已发表SCI论文0篇。ESI高被引论文篇。获国家科技奖二等奖1项(合作)、省部级以上奖励84项、2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授权专利件。在USNews最佳大学排名中列全球第位、全国高校第82位,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中列全球第-位、全国高校第80位。医院连续医院排行榜百强,从入围百强到年的第69位,成为山东省上升势医院。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战略,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所院校建立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发展各类师生交流、联合培养、合作科研项目余个。在韩国、美国、乌拉圭建立孔子学院,经教育部批准的本科合作项目9个。近年来,年均在学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人数达余人,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青大人正肩负着新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秉承“明德、博学、守正、出奇”的校训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内涵发展为核心,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中求发展,在“双一流”建设中求突破,勇担使命,奋发图强,努力将学校建成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一流大学。
学院介绍
学院拥有教授7名、副教授15名,其中博士9名、硕士40余名,从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外留学人才19名。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担任名誉院长,著名歌唱家戴玉强、舞蹈家李春华、唢呐演奏家左继承、长号演奏家赵瑞林、圆号演奏家朱昆强担任我院客座教授,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先生担任客座教授。
学院下设音乐学、音乐教育、舞蹈、声乐、键盘、作曲、西洋管弦和民乐8个系;拥有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和作曲技术理论4个本科专业,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下设16个方向的音乐学硕士点和艺术领域音乐表演艺术硕士学位点。
学院现有间教学琴房,2个舞蹈厅、1个大排练厅和1座0座席的剧场音乐厅,教学设施国内一流。学院注重国际交流,与美国密苏里大学音乐学院、德国陶森根音乐学院、俄罗斯国立艺术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互派留学生和教师进修互访关系,并聘请国外著名的艺术家、演奏家担任兼职教师。
学院现有双管制的交响乐团、合唱团、舞蹈团、民乐团等音乐实践演出组织,大学生交响乐团连续三年承担“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高校巡回演出活动,学院教师与学生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比赛并荣获奖项。年11月,由中国广播艺术团主办,我校师生编导参演的大型歌剧《敦煌之恋》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实现了学校创作类成果的新突破。
学院拥有教授12人,副教授16人,其中博士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1人,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委员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齐鲁文化名家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十大优秀教师1人。全国著名中青年画家王绍波教授担任院长,其水彩作品《渔歌》荣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实现了山东省自建国以来在国家级综合性全国美展中金奖零的突破。
学院拥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及绘画3个本科专业;美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设计艺术学、美术学2个学术类型硕士点,以及艺术硕士(MFA)和工程硕士(艺术设计)2个专业类型学位点。美术学为山东省重点学科,水彩画为山东省特色专业。
学院设有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青岛学术研究中心,水彩教学成果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坚持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师教学科研成果丰富,已在国家级学术展览中获大奖、金奖11项,获其他奖项30余项。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多人次入选全国重要展览并获奖。十二五期间学院科研经费近万元,主持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9项。
学院拥有教授22人、副教授48人;拥有国家杰青、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泰山学者”、“楚天学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中国纺织行业学术带头人、全国纺织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泰山学者”创新团队、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等多个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的高层次创新团队。
学院下设5个教学系,2个学科实验室和1个CAD中心。拥有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轻化工程4个本科专业;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有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设计艺术学(服装艺术设计)硕士方向,有纺织工程、工业设计工程2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掌握服装设计理论与实践、服装材料性能和服装加工工艺的基本理论,能从事服装艺术设计、服装品牌运作、服装生产管理与营销、纺织品艺术设计、成衣工艺研究和技术改造的高级专门人才。
近年来在校生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奖余项,年考研率达到43%。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中国特别是山东纺织服装行业的中坚力量。
学院拥有专任教师3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人。同时,学院还聘请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聘请40余位业界精英担任业界导师。
学院下设新闻系、广告系、影视系3个教学系。拥有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动画4个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广播电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设有品牌与会展传播研究中心、气候传播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影视产业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与青岛市文广新局、青岛出版集团共建青岛全民阅读研究院(青岛全民阅读智库)。建有融合媒介实验室、广告摄影实验室,国家级文科实训教育中心数字媒体实验室。迄今学院教师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国家出版基金以及省部级和市厅级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CSSCI来源期刊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或教材30余部,获多项科研和教研奖励。
消息!艺考生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