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池恢复对外开放八个月修缮等急了腊梅

北京治疗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编辑:花卷

晚报菌

2月1日上午,王母池道观“国旗进场所”升旗仪式暨王母池古建修缮竣工恢复开放仪式活动在王母池院内举行。

经过八个多月的封闭施工,王母池道观也于2月1日正式恢复对外开放。

年久失修

王母池修缮保护工程开工

王母池位于环山路东首,古称“群玉庵”,又名“瑶池”。三国魏曹植有“东过王母庐,俯观五岳间”的诗句,唐李白则有“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阙”的吟咏。王母池临溪而建,殿庑亭阁,参差坐落在三层台基之上,红墙黑瓦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

据悉,王母池最早有史记载的年代为三国时期,历代皆有修葺,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山古建筑群的一部分。由于年久失修以及历史、自然等原因,王母池大多数文物建筑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残损病害。其中,王母池部分建筑部分构件由混凝土制作,与原有形制不符,改变了其历史形制。此外,院内多处建筑墙体抹灰出现酥碱、空鼓脱落等病害,严重部位青砖酥碱超过二分之一;屋面普遍存在漏雨现象;部分建筑主体架构出现糟朽,结构性稳定性问题较为严重,潜在的坍塌风险及倒塌伤人等安全隐患较大。

虎山管理区副区长郭伟介绍,泰山古建筑群——王母池修缮保护工程共投资万元,于年5月4日开始实施全封闭施工,对王母池建筑群内包括北斗殿、观澜亭、药王殿、王母殿、王母殿东西耳房、七真殿、蓬莱阁、王母池及院落等10处单体建筑,近平方米方砖地面和明暗排水,近平方米的院墙等进行了修缮。

历时八个多月

古庙恢复原有形制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了解到,王母池修缮保护工程严格遵照“修旧如旧”“最小干预”和“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坚持古建筑营造技艺和“传统做法”,按照设计方案,结合建筑风格,采用传统工艺和材料进行修缮,工程历时八个多月。

郭伟告诉最泰安全媒体记者,在修缮工程中,恢复了王母池建筑原有形制,拆除了药王殿和西耳房两处混凝土结构的梁架、椽子扒板等,恢复木结构。并按传统做法重做屋面,墙体重新抹灰,恢复隔扇、槛窗。从根本上解决了因环境潮湿引发的木结构腐朽,墙面、砖面酥碱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还收集了大量老旧瓦件、干木料,并对苫背用的麦秸泥、白灰提前进行了过筛闷制工艺处理,使工程进度和质量得到了保证。”郭伟说,王母池内古树名木众多,在施工过程中还制定了古树名木保护方案,本着最小干预的原则,调整修缮方案,细化施工步骤,采取设立隔离栏、隔离网、警示牌等措施,确保古树名木的安全。此外,最泰安全媒体记者注意到,王母池院内的火池也已经被拆除,空间变大,增加了游人容量。

据了解,由于王母池部分主体结构为混凝土梁架结构,体量重、作业空间小,无法动用大型起吊设备;神像等文物无法迁移,需现场保护;高强度降雨较多;各单体主体结构荷载梁架伸入墙体内,拆除中发现主体结构槽朽等等,都给施工增加了较大难度。为保证文物结构安全稳定,在施工中王母池文管所、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多方协商,最终克服了施工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在春节到来前安全顺利的完成了王母池修缮工程。

此时王母池的腊梅开得正盛,

一阵清幽的香气袭来,

让人淡忘了冬季的寒冷。

一树树迎风浅笑,

小巧的花朵绽放在枝头,

或花团锦簇,或铃铛高悬,

又似是一盏盏鹅黄色的小夜灯。

明黄的花朵与红墙交相辉映,

仿似那清冷冬日里一抹温暖的颜色。

在百花还在冬眠之时,

唯有她凌寒绽放,

星星点点、嫩黄透亮的点亮整个冬天,

又似是在恭贺新年的到来。

组图摄影丨张涛

新春佳节,赴一场梅花之约,

做一个幸福的“花痴”。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刘小东

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chuenran.com/jbxx/109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