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帝王封禅与天对话,天指谁不是泰山神,

泰山,自古就有五岳之宗、群山之祖之说,号称“东天一柱”,屹立东方,更被世人赋予了“天下第一名山”的美誉。相传,远古七十二位君主曾来此封禅、祭祀。后来,包括秦始皇在内的6位封建帝王先后前来封禅。同时,逢国家有战争、立储、祈雨、驱旱等大事发生,历代帝王或亲临、或派重臣均到此祭祀,使泰山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家祭祀重地,使之有了“国山”的美名。

泰山红门登山口

泰山以山势拔地通天、自然风景雄伟壮丽、人文景观古韵悠长而闻名,每年都会有数以百万计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探幽访古。他们在遍赏泰山如画美景的同时,往往会被泰山沿途数量众多的雄奇古建筑、瑰丽摩崖石刻所折服,特别是被与帝王封禅的景物、刻字、传说深深吸引,大多数游客心中会不由自主地升起疑惑和不解,帝王封禅到底祭拜的是何方神圣?是玉皇大帝,还是泰山神呢?

泰山西溪的山色

首先我们先看看泰山在封禅中扮演的角色。众所周知,泰山作为“天梯”,是帝王与上天对话的地方。帝王通过神秘的仪式,在泰山顶燃薪向上天传递信息,报告自己的丰功伟绩、文治武功,博得上天认可,以期得到天帝的准许,授权他代天治理天下臣民,让老百姓从内心深处信服,并心甘情愿地接受他及其子孙的统治,从而取得政权的合法性。泰山实际上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载体和桥梁的作用,因此,泰山神颇受帝王推崇、膜拜。

泰山神的下庙-岱庙前的游客

再说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的说法最早出现于宋朝,相传与宋真宗封禅泰山有着莫大的关系(稍后再说),他被认为是众神之王,受“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之托,总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最高职神,法身无上,统御诸天,综领万圣,主宰宇宙。在道家神仙谱系中,“三清”是名义上领袖,而玉皇大帝才是真正的最高领导人。所以说,秦至唐代的皇帝封禅肯定不是祭拜的玉皇大帝。

道德天尊的道场-老君堂

在《史记·封禅书》中,汉武帝登封泰山,是以祭祀太一神的仪式举行封礼。“天神贵着太一,太一佐五帝”,在这里五帝指的是东、南、西、北、中五方上帝,是早期的道教尊奉的五位尊神。至唐高宗时,“正月初二到泰山,先祭昊天上帝于山下封祀坛”。玄宗时,礼官学士贺知章认为昊天上帝为君,五方时帝为臣,应有皇帝在山上祭天神(昊天上帝),群臣在山下祭五帝,玄宗从其言。宋真宗封禅时亦祭昊天上帝。

汉武帝塑像

可见,在封禅祭祀中,帝王祭拜的并非是玉皇大帝,更多的是祭拜昊天上帝。昊天上帝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周朝,据《周礼》记载,昊天上帝为自然上帝,即苍天。而玉皇大帝是宋朝时,真宗为达到封禅泰山的目的,不仅假借“降天书”,而且还有模有样地说自己做了一个梦,梦到玉皇大帝,并让他见到了赵氏的始祖,进一步进行舆论包装。后来,宋真宗正式封玉皇大帝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

供奉玉皇大帝的玉皇庙

所以说,古帝王封禅、祭祀泰山,真正祭拜的是天帝,即昊天上帝。但是,只有通过泰山才能完成这一神圣的使命,因此对泰山当然也是加以祭祀、顶礼膜拜,生怕得罪了泰山神,并且还希望通过泰山神向上帝说好话,使得天帝认可。康熙帝祀泰山神祝文中有“祇荐馨香,神其歆鉴”之语,意即泰山神向天帝荐明帝王的心意,让天帝鉴定、愉悦。也是自康熙时始,以后清帝王由祭祀昊天上帝改为祭拜泰山神。

岱庙宋天贶殿康熙题“配天作镇”匾额

喜欢这篇文章,就动动你发财的小手,加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chuenran.com/jbxx/153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