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县平乐村,北倚邙岭,南面洛水,上地肥沃,物产丰盛。素有“金平乐,银象庄”之说。在内战频仍,军阀割据的年代,匪徒们对抢掠平乐蓄谋已久。
年5月,有嵩县匪首孙七率匪余人,结合伊川县匪首任斌、郭石发的余人,串连洛东小股土匪黄金贵等约多人。组成了余人的群匪,定于5月初8日夜渡洛河,攻打平乐(时匪徒散居在今偃师县佃庄、河头、东石桥等村)。
东石桥村有位名叫邓老八的老先生,得悉土匪当晚要攻打平乐的消息后,即火速奔赴平乐,告诉了他平乐的女婿郭葆贞(当时郭是平乐村副村长)并敦促郭将妻子及9岁的儿子立即送出平乐,以避匪祸,说罢匆匆而去。郭葆贞起身就去找村长郭东初,说明情况商量对策。村长决定马上召集闾长及差社管事的紧急会议(闾是保甲制以前村以下的单位,平乐村当时是5个闾,设闾长,差社是平乐群众组织的办事处,有管事20余人),说明土匪当晚要攻打平乐的消息后,所有与会人员一致表示坚决抵抗,特别是红枪会首领郭双成积极主张坚守,大家提出了一些守寨措施,各闾明确分守防地。会后,村人争相传告,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抗击土匪的袭劫,向寨上抬磙木、运垒右、送石灰、抬砖头者络绎不绝,差社管事将义生通商号所存面粉分配下去,有老管事郭石虎负责为守寨人供应夜餐。入夜村里壮年一齐上寨,又派人将个别不可靠的人监视起来,防其作敌内应。当时统计平乐仅有好枪(指进口枪,汉阳造)五六支,土造枪、一响扳、土装10多支,共计有20多支枪,分布于寨上周围。刀、矛、斧、锄形形色色,人无空拳,同心协力,众志成城。
土匪利用夜幕,暗向村周围推进。时至黎明。寨上仍未发现可疑情况,岂不知此时土匪们已将爬寨云梯靠上寨墙,有的土匪已登上云梯。值此紧急时刻,寨上东南隅有位守寨的木匠师傅,名叫张文锦者,模糊的看到寨外似有人动模样,就试验性的打了一枪,枪声响后,匪徒还击,继之枪声大作,平乐局子(区部)亦携枪上寨,攻防战由此开始。刹时间枪声隆隆,石块纷飞,磙木、石灰大有用场,南寨门以东有个守寨者名叫郭锦钊的,手中无枪,用石头砖块向匪猛击,待身边石块用完,一看土匪又登云梯上爬,他着了急,用肩将寨上围墙猛力推倒,土匪被砸了下去,而他却被匪弹击中而倒下。寨西门上有个名叫郭运淮的,看到一个土匪将爬上寨时,他伸手抓住了土匪手中的长枪,两相争夺,土匪被他打下寨去,但他亦不幸中弹身亡。有位郭遂榜老先生,手提一支三八式步枪,不时的变换射击位置,枪亦好,枪法也好,据说寨外东南方的匪尸,俱为他所击毙。土匪喊着说:“你们只有一支半枪还称什么能?打进寨去杀你鸡犬不留”。郭遂榜喊着说:“那个胆大你敢再伸出头来?”土匪们没人敢再露头了,西边寨上有个中医大夫名叫王可图的,其人有胆有识,手提一支汉阳造枪,击毙匪徒多名,天已亮土匪都缩头在西门外柿树行和三角坑内,不敢露面,王可图叫着说:“刀客们听着,谁胆大敢把手指伸出来一个也算是好样的!”土匪们哑口无言了。寨上竭力守卫,寨内送菜送饭,同舟共济,攻防战持续到上午十时左右,匪首们见时已不利,势所难支,随拔腿逃窜,就在这时寨上也看准了情况,猛力打击,土匪伤亡极大,仓徨遁去。
土匪去后,平乐人为了悼念守寨死亡的郭锦钊、郭运淮二烈士,村里出款办理善后,在南门口为郭锦钊烈士、西门口为郭运淮烈士竖立了纪念碑。后因村容几经改变,如今已找不到碑的去向。在笔者访问时,偶遇一八十老人郭水午先生,他说:“郭运淮烈士碑序我能背诵下来,因为我年轻时常在西门口玩,读的太熟了。”今照他的口述录写于后:
烈士郭运淮纪念碑
太史公曰:死有重于泰山,死有轻于鸿毛,视共事何如耳。民国十八年五月初九日,骤有悍匪千人,猛扑吾村,烈士守寨西面,与匪对击,振臂一呼,村人惊而助之,毙匪多名,遗尸满野,匪势不支,随鼠窜而去,烈士已中流弹殒命。然一人致命,全村安度,斯不重于泰山乎!村人议之谨具棺殓以葬,开会数百人,学校民团毕至,文士联语以吊,四方来观者摄影作为纪念,今勒石荣碑以志矜慕。呜呼,如烈声者可以千古矣!永垂不朽!
郭春普 撰文
郭畴五 书丹
民国十八年吉月 日
该文章选自:《孟津文史资料》第二辑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好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