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浪花文艺,免费订阅本刊!
刊名题词:著名书画家 杨潮
点击上方,聆听音乐!
文/图/赵惠如 编辑/书中浪子
爬泰山
赵惠如(江苏)
泰山确实很泰山!你不爬是不会读懂的。爬过,可我还是没读懂。
我从小就爱爬山,一听说要爬山就心动。可五岳从未爬过,第一次相遇,令我敬畏,令我赞叹,从心底说出:我真不识泰山。
泰山于25亿年前的变质岩形成,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又称岱宗、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安市,亘绵于淄博、济南和泰安三市之间,总面积两万余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拨一干五百余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及“天下第一山”之称。
这个之首有来历。从地理上看,泰山为黄河下游地区第一高山;而在历史上,秦始皇等七十二个皇帝在泰山封禅;就文化而言,这里有其它四岳所没有的堪称艺术宝库的古今帝王文人石刻;而泰山位于东面,东为大。另有传说,在古远时间是盘古的头变成了泰山,因盘古是开天劈地,世界创造者,故泰山为五岳之首。
自以为经常爬山,能爬山,爬过不少山,镇江的山几乎都爬过,可与泰山相比,那些根本就不算山。爬泰山就是不一样,从未爬过这么多的台阶,从未见过坡度如此陡峭。也许一开始坡度还行,一往上越徒,幸好两边有拉杆可扶手拉着向上,否则是无法攀爬的。仰望山顶,感觉遥不可及;看山下登山人络绎不绝,又倍受鼓励信心满满。汗水尽情地流,顺着汗背心边沿往下滴,一路滴在石阶上,歇一会,擦把汗继续。这一生,从未流过这么多汗,从未爬过这么台阶。(多少台阶?有资料说是,惊人的巧合,与珠峰高度一个数!)当然,这是我自找的。原本儿子媳妇考虑有我和孙子,计划是车行到半山腰的中天门再步行上山的。在我再三要求下,才从山底爬起。
也许我有点心大,还想看日出,儿子说下次安排。昨晚还开玩笑对孙子说:童童,看完演出我们回酒店,让奶奶慢慢爬上山,正好赶上看日出,明天我们在山顶会合。
就这样一步步进山上山。儿子多年前就来过,他和媳妇在前面,我和童在后面一路东拍西拍。走过东岳大街、岱庙、岱宗坊、一天门。我和孙子停了一会,那是四柱三门式跨道石坊。古藤掩映,典雅端庄,额题"孔子登临处"五大字,柱联曰:"素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有记载,孔子曾多次来过泰山。左前方有刻“第一山”石碑。一旁就是单门“天阶”坊。过红门、万仙楼、斗母宫,经石峪……
我们上山时,不仅有许多同路人,还有许多下山人。我羡慕地看着他们跟儿子说:人家看过日出了,我们才来。儿子说:刚才还下雨,哪有日出!那倒也是,这山里就是时晴时雨,一路上有卖水卖毛巾爬山杖还有雨衣,这不刚进山时还在下雨,现在又是烈日当空啦。许多旅游景点广告图上,还有一年四季泰山日出时间表呢,要是碰到下雨也是没办法。
到了中天门,差不多就下来一半了。每个人都汗流夹背,气喘吁吁。稍微休息,补水吃占东西。上面越来越难上了!上山不看景,顾不上呀,当然我和童还是一路乱拍呢,其实这也是最好的调节和加油。许多石碑石刻,目不暇接。毛泽东的就不少,那有《长征》,这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泰山上,爬山人就是风景!老的过八十,小的仅三岁。千姿百态:老者相牵,夫妻同行;有拄着拐,步履维艰;有大汗淋漓,坐着大喘息;有轻松行军,谈笑风生……咱基本是后者,不用拐杖,背包向上。不同的肤色,不同的乡音,共同的目标。泰山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一想到这些,真的是有点激情,有点沸腾。儿子说:把你们的包都给我,上面可难了,有信心吗?”我说:“当然有,没问题!”童童和媳妇越往上越有冲劲,儿子在最后,“妈,累了就歇,别急。”
越往上还越有景。一层比一层深,一叠比一叠奇,层层叠叠,惊喜不断。古树参天山水流,路边山泉洗个脸,云步桥上留个影。真是诗里有画,画中生诗,欲辩已忘言!千奇百怪的古柏,千年老松绿如墨。又想起昨晚看的“封禅大典”,而现在我们都走在那个历史画卷里,追寻着先人的足迹,与古人对话,如梦似幻疑入仙境。
媳妇:“看!‘龙卧槐’!那一对古槐遥相对,中间根系连,真像一对恋人”。”童:“大松鼠!“一只灰褐松鼠从树顶直窜至路对面古柏,不见踪影。
走过云步桥,上面便是“五大夫松”。坐在树下喝点水,读一下这神树。据《史记》记载,当年秦始皇登封泰山,中途遇雨,避于一棵大树之下,因大树护驾有功,遂封该树为“五大夫”爵位。谁知后世讹为五株。明代万历年间,古松被雷雨所毁。清雍正年间重修泰山时,补植五株松树,现存二株,为泰安古八景之一。五松亭旁有乾隆皇帝御笔《咏五大夫松》摩刻。
哇!十八盘到啦!可这里真是有点难!直到最后,真是拉着扶杆,数着台阶每二十级、十五级、十级,歇一会,再上,还不停地换着Z字形上一会,再换成连上十级,喘息一会……一路汗来不及擦,再后来,干脆不管了,任其往下流,滴在石阶上。心里有几许自豪,几许骄傲,几许渴望。这个十八盘,怎么有点没有个头!我问儿子:“还有多远?”儿子说:“快了,不急,慢慢上。”媳妇和孙子一路先锋,儿子一直在我后面说:“你先上累了就歇一会!”孩子们前后保驾鼓励,我终于上了南天门。儿子帮我照了一张,一阵风好爽!难怪当年李白当年在此留下:“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后来才知道: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也是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更是泰山最值得一走的景点。共有多级台阶。前级称慢十八盘;中级为不紧不慢十八盘;后级为紧十八盘。当地有“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的顺口溜。三个十八盘,不足一公里,垂直高度却有余米,坡度约70-80度,约爬2个多小时,它的陡峭可想而知。
咱老小三代逛天街,迎着太阳全家福。千米天街游人兴,玉皇峰顶映蓝天。最具代表意义的“五岳独尊”石碑,仿佛就刻在蓝天上。站在顶峰,怎一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得!泰安城轻纱蒙面,恰似海市蜃楼。云山雾海迷朦,水墨丹青画展,夕阳普照映辉,泰山更显神奇。南天门、玉皇顶,果然感觉天很近,童童再长高一点,仿佛伸手可以摸到。
那一旁有许多石刻,来不及拍摄,只记得有一是邓颖超80岁登泰山时写下的:登泰山看祖国山河之壮丽。虽然字体不算太美,可我还是感觉有一股暖流在心间流过,倍受感动。
一路上,一七八岁小男孩不时地大喊:妈妈加油!路边一中年汉对我:阿姨好棒!加油!我说:谢谢,我们一同加油!我拍下了挑山人,那沉重的担子,坚实的步伐,仿佛自己脚下亦生风。那中年汉真好,他帮挑山人挑上去啦,还找了接力人。那个画面,那种给力,一直在我心中。
到顶时,我的十指都肿得粗粗的,身上汗水不知干了又湿了多少遍,感觉整个人被汗水浸泡过好多次,一次次把汗水洒在泰山。真正是泰山让我得以洗礼:我不识其大,更不识其千年文化!泰山风吹着好爽!瞧,童童的汗衫,显出朵朵汗花。
看时间,我们9点开始进山,现在已经下午3点半,回酒店得赶6点半去济南火车呢,来不及步行下山啦。下到中天门,索道一下下就下了山!累!很累!但没感腰疼腿酸。
爬山就像人生。山脚山腰和山顶,风景各不同,一年四季皆风景。量力而行你做主,一路都是景。你看下面有许多人在追赶,你看上面还相差甚远,一个整体向上的拼搏,你没有理由半途而废,人生是个单行道,没有退路!那个磅礴的团队!共同的目标!热气腾腾的追寻,热情与向往,给力与拼搏!回味无穷!
一路下山赶路,一路回望那人,那树,那水,那山……路边闪路一石碑,来不及拍却过目不忘:中华精神。
作者风采:
作者简介:
赵惠如,女,笔名如一,年生于无锡。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下过放,做过工,搞过组织宣传。年于镇江船山矿退休。爱好文学,90年代起至今时有散文见报刊。现为镇江市作协、市知青作协、市老年大学作协会员。年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个人散文集《追梦》。
本期编辑简介:
李淑华笔名书中浪子,女,年出生,中学英语高级教师,镇江市作家协会、丹阳市作家协会、丹阳市诗词楹联协会会员,镇江市委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丹阳市委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丹阳市乒乓球协会、练湖乒乓球俱乐部会员,丹阳慈善总会义工、丹阳护生小居、丹阳凤凰慈善、丹阳如意慈善会员,曾在《青年诗林》《镇江师专》《丹阳日报》《镇江日报》《京江晚报》《英语周报》《中学生英语》《英语之友》《扬子晚报》《作家天地》《当代作家》等报刊杂志,在《同步悦读》《作家平台》《一线作家》《人民杂志》《新长江文学》《艺术荟萃》《女人花文学》等微刊及大小网站论坛发表或获奖的论文、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篇。《中外文艺》《当代文摘》《最美作家》特邀专栏作家,《浪花文艺》创始人、总编、主播。年8月出版散文集《浪花飞歌》。满园春色郭振东
作者风采:
郭振东艺术简介
郭振东(随光逐影)笔名:远山。江苏丹阳人。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美国摄影学会会员,丹阳市摄影家协会顾问,丹阳市公安局摄影协会副会长,中国艺术摄影网签约高级摄影师。从事摄影创作四十余年,擅长风光、民俗、人文摄影,年9月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学习,年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毕业。余幅摄影作品在国际国内各级影展、影赛中入选,分别荣获金、银、铜奖和国际摄影联盟勋带奖,并编入画册。多次荣获地方政府文学艺术成就奖。年9月由丹阳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举办《“随光逐影,风韵无限”郭振东艺术摄影作品展》。出版印制《郭振东艺术摄影作品集》。年7月在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主办的《“大美祖国”全国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中荣获“优秀评委奖”。年10月获“中国砚都.七星肇庆”全国摄影大赛金质收藏奖。中文:爬山就像人生。山脚山腰和山顶,风景各不同,一年四季皆风景。英文:Mountainclimbingislikelife.Atthefootofthemountain,onthemountainsideandonthetopofthemountain,thesceneryisdifferent,anditsthesamethroughouttheyear.
日文:山登りは人生のようです。山の中腹と山の頂上は風景がそれぞれ違っていて、四季折々の風景があります。
《浪花文艺》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