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流传的三大镇宅之神,最后一位被称为

家,不仅仅是一座房子,它还是心灵的港湾,正因为有了家,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正所谓“家国天下”,家是展现自己伟大抱负的前提,更是一种精神寄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家宅看的非常重要,尤其是古代社会,甚至还有镇宅的民俗活动。古人用器物或者道教的符箓来镇宅,以求家宅平安,幸福安康。民间最常见的是用石头来镇宅,像一些农村地区至今还可以看到在宅子的一个角上竖着一块写有“泰山石敢当”的石头。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载:“泰山者,乃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天帝之孙,神灵之府也。”泰山位于东方,是日出之地,也是万物发祥之地。因此,用刻有“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的石碑来镇宅具有驱邪禳灾的作用。随着道教的创立,其符箓文化也逐渐在民间广泛流传。“符箓”是道教特有的一种文化,它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对于来自大自然的神秘力量的崇拜,在篆书的基础上,使用文字、星象等符号,具有驱使鬼神、治病禳灾、驱邪灭祸等作用。其中镇宅符在民间较为常见,它具有镇守家宅、驱邪避灾的功效。在民间很多家里,至今还可以看到贴在大门上的镇宅符。其实,除了这些器物、符箓以外,道教和民间还有很多司职镇宅的俗神。像“家宅六神”,即门神、户神、井神、灶神、土地神和厕神等神祇,虽然各自的神职不同,但是也都具有镇宅的神威。本期为大家介绍三位镇宅之神,最后一位被称为“万应之神”。第一位是唐朝名臣魏征。《西游记》其中有一个情节,魏征睡梦中将犯下天条的泾河龙王斩杀了,老龙王的冤魂夜里跑到崇门外哭泣,导致太宗皇帝夜不能寐,日渐消瘦。秦琼、尉迟恭守宫门后,老龙王又跑到后门侵扰,于是有大臣进谏说,后门可以让魏征镇守。魏征奉旨镇守后,果然老龙王的冤魂再也没有前来侵扰。清代的京城将魏征作为镇宅的福神,将他的画像贴在门上,让一些恶灵退散。第二位是商周时期的姜子牙。姜子牙名吕尚、吕望,因为姓姜,故又称姜尚,字子牙。受到小说《封神演义》的影响,姜子牙被塑造成一位能斩将封神,驱魔役鬼的神仙,另外道教的诸多典籍,像《列仙传》中,也将姜子牙奉为神明。在民间常常会看到“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纸条贴在门上,传说写有这句话的符文代表着姜太公亲临,可以镇守家宅,让百姓免遭厄运。最后要说的一位神仙便是被称为“万应之神”的钟馗。据《燕京岁时记》记载:“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钟馗生来样貌丑陋,但是心中有才华,奈何殿试时,被奸相奚落,愤怒之下撞上大殿柱子上而亡。皇帝感念其性情刚直,赐予他进士绿袍下葬。后来皇帝偶感风寒,梦中常常有小鬼侵扰,这个情节像极了唐太宗皇帝,后来钟馗挺身而出,降服了小鬼。钟馗的画像也被当作镇守家宅的门神贴在大门上。钟馗被奉为赐福镇宅圣君,具有驱邪除祟的神职,同时还是道教唯一的“万应之神”,既是门神又是冥神,要福得福,要财得财,老百姓有求必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chuenran.com/lyjq/153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