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25日,尹建莉工作室组织了首次彩云之南亲子游活动,作为尹建莉工作室的辅导员,我有幸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来自天南地北的15组家庭和工作室两名辅导员,一名导游,一名生活助理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大家庭,愉快地度过了难忘的六天生活。
穿上亲子游专用小马甲的小伙伴们
“田野是书房,自然是书籍。”本次愉悦的亲子之旅带来深刻体验就是:大自然就是孩子们最好的伙伴。无论置身于乡间田野,还是名胜古迹,让我们抛弃了城市的喧嚣,让思想驰骋飞翔,在自由的天境下尽情享受着无拘无束的欢愉。
团圆“鲜花宴”抵达春城昆明的第一天,我们在土人游团队热情洋溢的鲜花接机礼中,当晚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游开营仪式,让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小朋友们感受到了周到而温暖的相遇之礼。曾在《舌尖上的中国》见识过云南鲜花美食的渊源流长,当晚欢聚一堂的“鲜花宴”让大小朋友们甚是赏心悦目。品尝鲜花佳宴中,其间有道“炸菊”菜肴,是以整朵大黄的鲜菊入菜,在花的背面裹上薄薄的蛋衣,入锅油炸就成了一道松脆可口的佳肴,既观来赏心悦目,色泽素雅,入口亦感滋嫩,却难掩菊花的自然风味,可谓色香味俱全,令孩子们啧啧称奇,小心翼翼拿在手中亦舍不得立即放入口中。菊花的极其面善、豁达随和,就如质朴的农人以最浓的乡情欢迎远方客人,钦佩之余,心中油然而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温情。
开营仪式:我们来自五湖四海,耶~~
来自天南地北的大小朋友们却未觉生疏,很快在谈笑风生中熟悉起来,席间老板告知原来“鲜花四季论斤卖”,实乃“云南十八怪”,大家不禁都饶有兴趣打探各自对云南风土人情的见闻,亦纷纷聊起同为人父母,因缘际遇尹建莉老师大爱的自家故事。期间,来自陕西的6岁小酷哥儿兴致使然凑上前问我:阿姨,你们聊的尹老师就是尹建莉吗?最美童心,最真童言,因缘际遇的我们听来都不禁莞尔...心与心的瞬间呼应,拉近了“相亲相爱一家人”对共度数天美好旅途的期盼。
艾玛,太好吃了,比妈妈做的还好吃
快乐的心意总是相通的,开营礼后的一顿鲜花盛宴,大家在一起享用风情万种之美食,闲话家常,大朋友们自得其乐的同时,期间便总能见到来自天南地北的小朋友们已三五成群结伴玩耍,互相交上了好朋友。一对南北小姐妹花拥抱着告诉我:我觉得我们俩已经认识很久很久了。
走进“糯黑村”行程第二天,我们乘坐大巴出发前往距离昆明约公里外彝族(撒尼)传统文化的“糯黑村”。一路上在美丽的“阿诗玛”和英俊的“阿黑哥”导游诙谐有趣的风土人情解说中,大家有说有笑,孩子们亦争相自告奋勇,表演了唱歌、讲故事、绕口令等拿手的才艺……大巴行约一半路途,孩子们突然高呼:快看,寸轨!我们这又见识了传说中的云南又一大怪“铁路不通国内通国外、火车没有汽车跑得快。”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滇越铁路曾是崇山峻岭包围的云南和外界联系的绝对大动脉,云南人出省得先出国——比起邻省,时为法国殖民地的印度支那,反而与云南的交通更为密切。提到滇越铁路,不能不说个碧石铁路(个旧—碧色寨—石屏),这条全国唯一留存的寸轨铁路。它可以说是滇越铁路的支线,但这条支线与它的主线有着泾渭分明的差别与渊源。我看着窗外别具特色的风景,从平坦的高速公路到弯曲盘旋的山路,在旅行中感悟朝圣,孩子们自有浑然天成的魅力。
别的旅行社举小旗,我们的举葫芦
大巴行驶2小时左右抵达了彝族(撒尼)村寨——“糯黑村”。糯黑村地处海拔约米,是喀斯特岩溶地貌山区,喀斯特地貌特征十分显著,依山傍水的村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彝族人世代沿坡搭建的错落有致的青石寨居,这些青石层层叠叠地垒在一起,石板路、石头房、石头墙、烤烟房共同构成了彝族撒尼人真实的生活场景,也记录着彝族文化岁月的洗礼和撒尼人生活的变迁。年轻的阿诗玛和阿黑哥跳起欢快的彝族传统“大三弦”舞,我们踏着轻快的鼓乐声来到村中广场,所谓云南十八怪之至高迎客礼“有话不说歌舞代”,便是如此吧。我们认识糯黑村里的孩子们,他们有着被乡土地滋养的纯朴,村里村外的孩子们在彝族毕摩主持和见证下结了队子,共同许下健康成长的美好夙愿。虽因行程相对紧凑,等待时长和秩序不甚如意,孩子们却悠然自得,在结完队子交换礼物后很快说起了悄悄话……
在村里走街串巷来到彝人本家老毕石楼饭馆,大家围着四方桌落坐,吃着地道彝族年味的松毛席,感受着彝族人平安迎客的地道风情,席间彝族阿妈向宾客唱起了敬酒歌,一句“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客随主便的热情引至高涨,每当一曲唱罢,所有人的酒碗“当”的碰在一起,大碗的酒总要仰起脖子就喝下去,男女都豪气大方,方显主客交情甚深……席间应好客的主人老毕邀请,我和数位孩子们一同参观了农家乐烹饪美味菜肴的灶堂,只见高高垒起的柴火灶正冒着熏烟,孩子们探头探脑往灶炉里张望,猛地被呛一口浓烟,嘻嘻哈哈捂着眼睛跑开了,一会儿又立马返回细细打量着这口“会吐烟的嘴巴”。
午饭后,天晴气朗,孩子们便在队子好友相邀下上山拾柴和煮盐。下午闲遐空隙,顺道绕村子小走了一圈,逛了下村里的彝族文化博物馆,看到墙壁上陈列的撒尼人日常用品,不管是蓑衣、斗笠,还是旱烟盒、火草,这些弥足珍贵的记忆定格在了博物馆的每一个角落。走在石头村道上,迎面偶遇三两学生模样的游客,或慕名而来写生,打探得知,原来这村寨也是作画者的天堂。向寨子老乡打探了下糯黑彝族撒尼两大特色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盛大的“火把节”和每年农历十一月举行的属于男人们的“密枝节”。沿道折回讲座会场时,恰遇拾柴的几个孩子在逗寨子里归巢的黑山羊,听着孩子们维妙维肖模仿羊叫声声“咩~咩~咩~”,想起王维《田园乐》那句“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颇觉喜从中来。
有背篓你不背,还得自己捆柴火,哎,不听我的~~
当天晚饭后的篝火狂欢,大家围坐燃起的篝火,在满天繁星闪耀的夜空下尽情欢呼,英俊的阿黑哥锣鼓声声中,跟随漂亮的阿诗玛跳起了踢踏舞,大小朋友们手拉手尽情唱跳,孩子们在夜的苍穹下,独有的各式方言打趣应景而生,欢乐阵阵,响彻云霄……
苍穹之下跳起来、唱起来
次日清晨,闻鸡而起,用过简餐后,孩子们挎上小背箩,出发山中采摘野山茶和玉米,看到昨天尚因发烧而精神萎靡的5岁豆豆同学,已跟随大家集体劳作,大自然对孩子的吸引力量就似妈妈的爱。晌午时分,孩子们观摩了自制爆米花,又是大开眼界的力作,一位小宝贝儿帮我挑了朵自己采摘的野山茶花,用竹制茶杯即泡即喝,茶香确实别有一翻滋味。
哥,你比狗熊掰的玉米多,分我俩呗
中午尼米人家就餐后,孩子们便在就近的长湖(又称“藏湖”)撒欢,或追逐游戏,或荡秋千,或围坐讲故事……大小朋友们湖边尽享自在好时光。我们在日渐落时分,集中在长湖边上烧烤,恰遇来自广州的越越小美女六岁生日,特别的生日蛋糕,众星捧月般给予孩子特别的生日祝福,小寿星笑靥如花,依偎着妈妈,想必这与往常不同的生日宴,将给孩子留下弥足珍贵的温暖回忆。
幸福“乐藏”途中行程第四天,天阴下雨,气温瞬间骤冷,添衣加裳时感叹恰遇云南又一怪“四季衣物同穿戴”。上午前往石林喀斯特地质博物馆,途中听过推荐,令人好生倾慕馆内“吉尼斯纪录”和各类奇珍异宝。入馆后听着导游的解说,很快发现孩子们是跟着内心快乐的节奏走的,他们未必真正感兴趣我们眼中所谓“有价值”的藏品。只要跟着孩子快乐的脚步摇摆,就会发现孩子心中自有比奇珍异宝更有趣的事。譬如:5岁的小多多绘声绘色向我讲诉:她最喜欢馆中那颗不起眼的长草岩石,因为妈妈曾经带她走过的见闻中,对它有种似曾相识的美好……年岁小些的孩子们沿途参观时似乎乐意“不走寻常路”,因为孩子们总是用他们独特的视觉去体验旅途见闻的妙趣……
哇!镇馆之宝,太漂亮了,没来的太亏了~~
孩子是渲染幸福的使者,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慷慨无私传递快乐的纯粹,一颦一笑总有美妙的感染力,总能在孩子们身上发现对幸福的最美诠释。正如霍桑所说:“幸福就像一只蝴蝶,当你去追逐它时,总也抓不住;如果你静静地坐下来,它便会落在你的身上。”
当我们静静坐下来欣赏如蝶般翩翩起舞的孩子时,感知幸福的能力便不言而喻……
听说粑粑麻麻小时候就是这么玩的,丢,丢,丢手绢~~
午饭后集体出发杏林大观园,恰逢雨后,行往南北药馆的道路泥泞,让人难掩气馁,孩子们的心情却令人想起那首歌——“恰似你的温柔”,越是心平气和让孩子感受前路的挑战,孩子们越发愿意与爸爸妈妈们并肩同行,甚至有爸爸妈妈们灵机一动,把随身带的塑胶袋套在鞋子外面绑好,让孩子尽情在泥泞路上撒欢,又省去刮泥功夫,如此走泥浆路倒也成乐事一件了,哈哈。
徜徉在药草植物王国,映入眼帘的是千姿百态的黑色山峰、绿树、红花与碧水交互相映的美景,不仅见识了各种奇花异草般的药材,还了解到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史典故:神农尝药、仙鹤寻药、贵妃美白、刮骨疗伤等。孩子们对其中的“将军出塞,寄回药材家书”的玄机津津乐道。景区中央有块高30米左右的“八仙过海”黑石箐山峰,瀑布群从高耸山峰上倾泻而下,甚为壮观。瀑布上面的巨型葫芦承着形态各异的八仙们飘飘而来,传说这块小石林是八仙斗法所造,因此黑石箐景区中遍布千种草药,引来鸟语花香。导游告知我们,脚下这些普通的小草,就是“迷迭香”(又称“么么香”),一种用来加工制作香水、香料的原材料。孩子们纷纷轻抚后嗅着手中奇特的香气,闭上眼睛感觉如入仙境……
当天晚饭别出心裁安排在杏林大观园-药膳坊。想着沁人心脾的花草被制成珍馐药膳呈上品尝,端坐桌前颇有享用“满汉全席”垂涎三尺的激动,那一道道丰富养生的佳肴确实令人叹为观止。所谓“吃一方乡土,念一方亲人”,来自内蒙的小咪咪就着饭桌上一碟“凉拌枸杞叶”,悠悠说道:想念姥姥做的同味菜了……无论走到哪儿,家都是最温暖的栖居,家人都是最眷恋的依靠,童心更加如是。
大小石林-九乡溶洞探密行程第五天出发大小石林,下着雨,我们寻幽探胜的兴致不减。穿过朱德摩崖题刻的“群峰壁立,千嶂叠翠”,见识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些经过千百年磨砺的岩石形成了石芽、石柱、石门、石峰等千奇百怪的石头奇观,绿植鲜花点缀其中,令人浮想联翩。移步易景,最是曲径通幽,雨天路滑,尤听导游频频温馨提示: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5岁的毛毛听见导游这般说,立马接话:看脚下。景致难舍,风雨道亦难走,唯有走路看脚下,童言亦禅语,妙不可言……旅途中看见4岁的乐乐小美女,为省脚力,妈妈自制人力“拉车”,妈妈乐“载”孩子乐“乘”,真是康庄大道自在心中啊……
热爱旅行的人,会觉得一个地方之所以吸引人,一定有比山水风景更深刻的理由。在小石林中遇见“阿诗玛”的美丽石像,听闻了那个金子般美丽的姑娘-阿诗玛的故事,令人遐想和穿越到了那个遥不可及的时代,在“阿诗玛”化石前驻足和留影的孩子们,都瞬间有了对“真善美”虔诚的向往和崇拜。
下午游走在九乡溶洞,纯粹为体验“地上看石林,地下游九乡”的情怀。那光滑沁凉的崖壁,悬晃着的叠虹桥,五光琉璃的景致,溶洞的奇、险、妙,造物者无尽的美感和浓郁的风土人情,别有洞天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令人流连忘返。
踏上溶洞中的“时光隧道”,犹如穿越了历史的天空,过去与现在,现在与未来仿佛接轨了。崖壁阶梯陡峭,孩子们轻松跨越,让人心生敬畏。来自上海6岁的小猫与爸爸大手牵小手穿越“时光隧道”时,勇敢攀登岩峰同时兴趣盎然诉说她在更小的时候和爸爸妈妈攀越和征服泰山的自豪与骄傲……旅行的见闻时刻烙印在孩子的心中,经久如新,那是赋予生命最弥足珍贵的宝藏。
听说九乡溶洞是不可以走回头路的,从溶洞回到风景区大门只能坐高空缆车,坐上缆车回首那梦一般景致,神圣得如歌如泣……
爱,在路上“人的心灵便是旅程的终点站。”我们带着孩子依偎着宽阔的蓝天、悠悠的白云,与大地母亲说悄悄话,与神奇的自然圣地拥抱,孩子们纷纷把爱画在了“香格里拉”这一神圣之旅,爸爸妈妈们也收获人生最富有莫不如拥有孩子般最廉价的快乐。当我们与孩子之间的爱深深联结,幸福便悄然而至。在旅途即将结束之际,爸爸妈妈纷纷为可爱的孩子们写下“爱的箴言”,让我们共同见证这定格在“香格里拉”的真挚与虔诚吧,其中北京来的冰冰妈妈对女儿如是说:
Dear女儿:
很开心我这一生做得最漂亮的决定就是
让你我有缘分成为母女
我深深地爱着你并感谢你
让我生命中对幸福有了更深意义的感受
和享受
……
我爱你永远,宝贝
“爱的箴言”不仅感动了孩子,也深深感动着同行的每一个人……
旅途,让我们以爱为灯,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带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孩子一起海阔天空。
活动结束了,大家分手时依依不舍,相约有机会再次参加尹建莉工作室的亲子游活动,朋友们,工作室新一期元旦节的彩云之南亲子游正在报名中,欢迎你的来到,详情请见今天公号的第二篇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也可以直接报名哦~
如果觉得文章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