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史
五岳之首--华山
「华山」以其险峻而名列「五岳」之首,号称西岳华山。20dec华山座落于陕西华阴境内,南接秦岭,北临黄河与渭水。其山素有「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之称,这可以说是对其态势的描写。《史记》中载有黄帝、尧、舜都曾到华山巡游。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等十数字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
「华山」的存在本身就令古人觉得是一个迷。华山是由一块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也可以说它是一整块大石。《山海经》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古人对此很为好奇,所以关于华山的神话故事有很多,象「巨灵擘山」、「吹箫引凤」、「黄雀衔环」等等,其中之一的「巨灵擘山」讲述了很久很久以前,华山与今山西境内的首阳山是一条山脉。由于老寿星因孙悟空在蟠桃会上的一句玩笑,手一抖倾倒了半盏玉浆,酿成了人间洪祸。河水自西而东受华山与首阳山阻拦不成东泻,顿时成了一片汪洋大海。玉帝派大力士巨灵神开导河水。巨灵神左手托着华山的石壁,右脚蹬着首阳山的山根,使尽全身力气,大吼一声,两山开裂,百丈高的一般黄浪汹涌澎湃地从两山之间奔腾东流。如今,首阳山根留有巨灵神开山时的脚印;华山东峰崖壁上有五指分明的巨灵仙掌。唐朝著名诗人王维还写诗赞美「巨灵擘山」的功绩:「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右足踏方止,左和推削成。天地忽开坼,大河注东溟。遂为西峙岳,雄雄镇秦京。」
整个华山的结构也颇有讲究,远看如「莲花」。「花」与「华」同音,此为华山的来历,有此一说。另外山体分为五峰,东西南北中五座山峰。中国古代有「五行」宇宙观之说,认为这个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而方位与五行有一个对应关系,西方属金,北方属水,南方属火,东方属木,中央属土。所以山体与五行相配可谓独具匠心,这样看来华山还是个小世界呢。而华山山路奇险,景色秀丽,从山下玉泉院到南峰的最远处「全真崖」中间有许多景点与关隘。大体上有:青坷坪、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峡、擦耳崖、苍龙岭、老君犁沟、猢狲愁、金锁关、仙掌崖、镇岳宫、长空栈道、鹞子翻身、南天门、全真崖。
所经关隘由平而险而奇而玄。从山脚玉泉院到青坷坪一路上风光幽静,山谷青翠,鸟语花香。青柯坪以东才是真正爬山的开始,这里有一巨大的回心石,站在石上往上一看是危崖峭壁、突兀凌空的「千尺幢」。胆小者开始往回走,勇者才敢于向上攀登。千尺幢为华山第一道险要,两壁徒立,裂隙其间,石阶若登天云梯,铁索垂直生寒,抬头仰视,则天开一线,实在是练胆磨志的胜地;苍龙岭长约百余米,宽不足三尺,中突旁收,两侧绝壁千尺,彷佛在考验人们的意志。据说,唐代文学家韩愈在此畏险大哭投书求助,留下了苍龙岭上「韩退之投书」的胜迹。也难怪,那时登山都是施勾搭梯,骑岭而上。至于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上凸下凹的「鹞子翻身」,更是奇险无比。而在南峰远处,有一倒坎绝崖,上刻「全真崖」三字,每字三米见方,其字古朴刚劲,刻工精湛。此崖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悬空向里,是谁又如何把这样的大字镌刻在崖壁上呢?古民间曾有「不是神仙谁能凿」之说,让人不得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