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宋凯热线电话
在泰山岱庙的碑廊内,有一通碑刻与其他碑刻迥然不同,这块不大的碑上刻着奇怪的类似于图形的符号,让人不禁产生好奇心:这些符号到底有什么含义呢?
这通碑名叫五岳真形图碑,额上篆书阳刻“五岳真形之图”,其右上部刻东岳泰山真形图,右下部刻南岳衡山真形图,左上部刻北岳恒山真形图,左下刻西岳华山真形图,中部刻中岳嵩山真形图。每个图形下边都刻有几行图说,叙述所代表山岳的职能。另中上部刻五岳概说,下部刻五岳称号,最下部刻道书《抱朴子》中的一段记载。
山与人的关系致为紧密,早期人类生产力落后,大山能够向人们提供基本的物质资料,提供避护场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由对大山的物质依赖,逐渐过渡到精神上的崇敬,于是就产生了对大山的膜拜,并最终形成了以五岳信仰为代表的山岳崇拜文化。在这一文化进程中,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继承了山岳崇拜的衣钵继续将五岳神化,并创造出了五岳真形图。
在道教中,五岳真形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图符。东晋葛洪说:“道书之重者,莫过于三皇内文、五岳真形图也。”在《汉武帝内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次,西王母下凡同汉武帝会面。汉武帝被西王母身旁的一卷锦书所吸引,恳请一看。西王母说,这是五岳真形图,乃三天太上道君所作,甚为机密,非凡夫俗子所能见。汉武帝听了后,便百般索要,答应虔心供奉。从这个故事可见五岳真形图在最初就被道教奉为神物。晋代葛洪《抱朴子》中说:道士入山修行,佩戴此图可以避除一切山妖鬼怪、毒虫猛兽的侵扰。
早期的五岳真形图是分开单个呈现的,和现存碑刻上类似于符号的五岳真形图也有所区别。五岳真形图它所表示的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自20世纪初以来,中外学者们孜孜以求,迫切想要找到破解的密码。最终,以泰山为突破口,解决了这一难题。年,日本著名地理学家小川琢治第一次明确提出东岳真形图是地图,并且不可思议地蕴含着现代科学制图思想,这比西方采用的等高线绘图法早了一两千年。后来,这一研究成果被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收入到《中国科技史》一书中。近现代以来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古代的山岳真形图确实是古人以特殊方式标画的、实用性很强的山岳地图。由此可见,五岳真形图在中国乃至世界地图学史上的具有极高的地图学史意义和历史地理学价值。
泰山文物考古研究所赵鹏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