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许多人选择外出旅游,放松身心。但是部分景区人满为患,票价高昂,让人身心俱疲。人们不禁去想,要是可以穿越到古代就好了。空气好,游人少,景区还不收门票。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史景迁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记述了一次明代文学家张岱游览泰山的经历,从中可以看出,古人的旅游体验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
泰山在明朝已经是一个“热门景点”,山中寺庙众多,上山的路上香客络绎不绝。据张岱估计,平日里已经有八九千人,节假日最多时会有两万人。每人上山前要花一钱二分(约60元)购买“门票”,当时称为“山税”,山东省每年仅此项收入就有二三十万两白银。
当时“旅游业”已经比较成熟,山脚下有多家客栈,客栈里有专业的导游(牙家)负责旅游规划,可以提供吃住行一条龙服务。但是这次登山之旅,还是给张岱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途中乞丐随处可见,卖货郎叫卖不停,让人片刻不等清净。最令他不能容忍的是,游客们随意在岩石上刻字,更有甚者将前人的石刻磨去,刻上一些“万古流芳”之类的陈词滥调。
见此种种,张岱痛心疾首:无处不作践泰山清净土,则知天下名利人之作践世界也与此正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