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传承、弘扬中华泰山优秀传统文化,强化泰山文化的建设和保护,落实文化育人,以"诵读泰山诗文·传承泰山文化"为主题的年中华泰山诗文大会,于2日下午在泰山脚下举行。
年中华泰山诗文大会由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和泰安市教育局主办,泰安日报社和泰安市广播电视台承办,山东泰安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经过前期紧锣密鼓的筹备,大会甄选15个优秀节目,全市中小学校师生通过朗诵、书法、歌唱和舞蹈等表现形式,展现泰山诗文的魅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指引,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泰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开展泰山诗文诵读活动,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泰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市委书记王云鹏,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希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展宝卫等领导同志作出批示,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开展多样活动,扎实推动泰山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本次诗文大会期间,邀请了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山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魏建教授现场解读现代、当代泰山文学作品;著名演员、影视朗诵表演艺术家薛中锐朗诵《雨中登泰山》;北京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国家语文统编教材编写组成员李卫东现场解读泰山诗文。
《雨中登泰山》是我国近代著名作家、戏剧家李健吾于年所作的一篇文章,文章描述在烟雨蒙蒙中攀登泰山的情景,岱宗坊、经石峪、云步桥、十八盘等泰山景点,都出现在文章当中。当代作家冯骥才在年时写的《挑山工》可谓是家喻户晓,通过挑山工精神展现出了时代所需要的精神,现场配合遒劲的书法表演,把泰山精神展现地淋漓尽致。"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泰山颂》出自当代美学家、书法家杨辛之手,泰山景色、泰山精神浓缩在32个字当中,彰显大家风范。
泰山诗文大会旨在深入挖掘、传承、弘扬中华泰山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强化泰山文化的建设和保护,落实文化育人理念,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讲诵泰山故事、书写泰山文章、讴歌泰山品格、展现泰山精神,在中华儿女的记忆当中,打上泰山的烙印。
山师大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魏建:用世界眼光看泰山
魏建是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山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他与泰山有着很深的渊源,对于泰山,也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古代文学作品,都是流传下来的经典,就描写泰山的作品而言,现代作品与古代作品眼光不同。"魏建这样说道,"古人看泰山是古代的眼光,中国的眼光,现当代的作家看泰山是今天的眼光,世界的眼光。"魏建认为,正是有了这些现代作品的不断出现,让泰山的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在本次中华泰山诗文大会上,许多名家名篇被同学们进行展示,魏建说这些作品都非常优秀,值得大家细细回味。说到现代作品,魏建十分欣赏孔孚的诗文,可"用三言两语,表达千言万语"。
文化需要传承,在现代社会,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传承泰山文化呢?对于此,魏建也给出了答案:要用最适合自己的传承方式去传承泰山文化。魏建说,如果你愿意写作,就可以去写泰山;如果你喜欢阅读,你可以去读泰山;如果你爱好旅行,你可以用游历的方式来到泰山身边,亲自攀登这座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名山。
影视朗诵表演艺术家薛中锐:我也曾经雨中登泰山
《康熙王朝》《年轻的一代》《千万不要忘记》,在这些优秀的影视剧作品中,著名演员、影视朗诵表演艺术家薛中锐塑造了索额图、林育生、丁少纯等经典角色。薛中锐现场诵读《雨中登泰山》,他曾三次攀登泰山,也曾雨中登泰山。
"许久没来泰山了,每次来,都有不一样的情怀。"薛中锐动情地说道,"我曾三次攀登泰山,第一次是来演出,小伙子们晚上工作结束后第一件事儿就是要去爬泰山,两个多小时,大家登上了山顶,现在再去登山就要慢了。"对于薛中锐来说,第三次爬泰山印象深刻,那次正好赶上下雨,雨与山中风景融为一体,美不胜收,用他的话说就是"雨中登山,别有一番滋味儿"。
每次登山,人都很多,薛中锐说自己便是这众多人群中的一员,在一次登山的过程中,他看到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一步一磕头登山,儿子在后面带着煎饼跟着往上走。"这是人们对于泰山的敬仰和虔诚。"薛中锐说。
对于泰山,薛中锐始终怀着崇敬的心情,他说攀登泰山,就像人生走过的路一样,一路走来,遇到不同的风景。
国家语文教材编写组李卫东:泰山文化是中华印记
李卫东(右)
"我是从泰安走出去的,受泰山文化的滋养。"李卫东是国家语文统编教材编写组成员、特级教师,虽然工作后远离了家乡,但泰山情节始终于怀。
李卫东说,从古人今人对于泰山的描述中,就能感受到泰山的厚重、博大。季羡林《泰山颂》以"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结尾,气势磅礴;杨辛《泰山颂》中的"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又是一种大气。"泰山文化属于整个中华民族,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印记。"李卫东说。
虽然工作地在北京,但李卫东的生活中泰山从未缺席。在讲台上,李卫东讲过给学生们《登泰山记》《望岳》《雨中登泰山》。比如北京五中、北京市十一学校、北师大二附中等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前来攀登泰山,从普通列车到高铁,不论交通工具怎么变化,登山感受泰山坚毅精神的传统始终都在。此外,"稳如泰山""有眼不识泰山""登高必自"等词组、俗语,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
李卫东说,在高中语文课标中"核心素养"其中一部分就是文化的继承与理解,泰山诗文就是一种很好的载体,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李卫东表示,"中华泰山诗文大会"是一块金字招牌,可以走向全省、走向全国,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牌项目。
文章来源:最泰安全媒体中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