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连载(九)宋真宗为泰山封禅降下帷幕
说到中国,人们自然会想到瓷器、长城和泰山,如同希腊的奥林匹亚山、法国的圣米歇尔山一样,泰山是中华民族的一座圣山。
泰山屹立于华夏大地的东方,是中国最早看到太阳升起的一座大山。由于华夏先民对太阳和大山的崇拜,五千年以来,泰山一直是古代帝王封禅祭祀、黎民百姓祈福朝拜的神山圣山,中华文明史上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在泰山上都有遗存,正如郭沫若所说:“在一定意义上说,泰山是东方文化的一个局部缩影。”
泰山景区面积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米,在余级登山古道上,有古寺庙58座,历代碑碣摩崖刻石多处,为“五岳之首”,列世界文化、自然、地质三重遗产名录,东岳庙会、泰山石敢当习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期连载的《中华泰山》,
使您了解宋真宗的泰山封禅之路。
宋真宗为泰山封禅降下帷幕
公元年,宋辽在澶州交战,宋军大胜,辽军求和。畏敌如虎的宋真宗巴不得和议早成,辽军早退,于是乘胜与辽国订立了由宋每年向辽输银贡绢的“澶渊之盟”,开创了胜者反而向败者输送岁币的荒唐先例。为了平息朝野上下的不满,转移全国的政治注意力,也为了从心理上震撼辽国君臣,巩固“澶渊之盟”的外交成果,宋真宗接受主和派大臣王钦若的建议,轰轰烈烈地搞了一次泰山封禅,以此迷醉朝野,安定人心。
宋真宗封禅泰山,是泰山封禅史上的最后一幕,虽然是出不折不扣的闹剧,却演得有声有色,情节之精彩,导演之高妙,做戏之认真,观众之热情,可谓空前绝后。
这出旷世大戏,总导演是被人称作“北宋五鼠”之一的王钦若,此人在假戏真做这一点上堪称绝代高手。在这出戏中,他的导演原则是:大投入,大场面,大制作,大明星。他信奉的艺术哲学是:只要把谎撒得像天那么大,哪怕情节再荒唐,也照样瞒天过海,不由得天下人不入戏中。
他先是利用宋真宗的恐战心理,使宋真宗非常配合地担纲这出大戏中的唯一主角。
由于起用了皇帝这么一个“超级巨星”,他在情节的设计上就十分大胆,甚至不怕拙劣荒唐了。
他的基本道具是三块黄绸子,也就是所谓的三封“天书”。他让其中两块不偏不倚地“落”在皇宫屋顶上,一块恰到好处地着陆于泰山。这么大的祥瑞出现,而且直泄天意,朝野震惊,全国轰动!接下来,王钦若开始组织和动员群众演员,依次登场,这些群众演员除了文武百官外,大多是代表“民意”的老百姓。他先让泰山和孔府所在的兖州父老人出场,前往京城皇宫前请愿,要求皇帝封禅泰山;接着他又让个高级知识分子也就是“进士”出场;最后他调动了包括有文化界名流、军队将校、宗教界人士、少数民族代表和民间老寿星在内的余人的声势浩大的请愿队伍,浩浩荡荡地开到皇宫前的广场,强烈要求皇帝封禅泰山。
在长达半年,一浪高过一浪的隆重铺垫以后,主角终于登场。宋真宗正式诏告天下,十月封禅泰山。
经过长达半年的炒作,戏还没有上演,就已经红透半边天,全国人民都被卷进封禅的狂热之中。北到恒山,南到江淮,人民扶老携幼,不远千里,跋山涉水赶往泰山准备观瞻封禅的旷世盛典。毕竟,距离上一次唐玄宗的封禅已有年了,整个民族似乎都在盼着这场盛典的上演,希望借这普天同庆的欢腾来振奋疲弱的神经,冲刷长年战争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影。
当金秋十月到来的时候,宋真宗从汴京起驾,东封泰山。
与历朝不同,此番登封的坛址没有选在极顶,而是选在日观峰,时辰也与历朝不同,定在日出时分。为了赶在日出前登上日观峰,宋真宗于前一夜开始登山,夜半时分,他到达云步桥,雅兴十足地在瀑布上支起了御帐,赏听夜色中的泉声。天未亮,他到达了秦观峰,更衣后,乘轻舆上了日观峰。
据说那天夜晚山上层云密布,狂风暴起,负责气象预报的官员吓得面如土色。可是,当天书和皇帝上山后,就风止云散了。
红日如愿以偿从东方升起。宋真宗打扮得跟现在天贶殿中的泰山神一样,“披玄衮,搢大圭”,在朝阳的照耀和云霞的簇拥下,徐步走上日观峰,向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行祭天大礼。他在心中虔诚地祷告:“疆场以宁,干戈以息,风雨以顺,稼穑以登,既庶既富,无震无惊!”在来自全国各地的观礼群众的欢呼声中,四方所献的珍禽奇兽都被放生于泰山。宋真宗大赦天下,改泰山顶为太平顶。
显然,宋真宗此次登封的仪式既不同于汉,也不同于唐。那么,他为什么要在日出的时候在日观峰向东方行礼呢?这里隐藏着一个只有宋真宗和少数与事的大臣才知道的秘密。
此番登封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想利用契丹族对太阳神的崇拜吓唬辽国君臣。想想看,当宋天子站在东岳上,同太阳神窃窃私语,并由此获得天神的特别眷顾和佑护时,辽国君臣岂能不顾忌于此,而打消其南侵之心呢?
这种按照敌国的习俗来封禅的做法,受到了历史学家的讥评。《宋史纪事本末》的作者陈邦瞻说:一个政权不考虑以富国强兵来克敌制胜,反而效法敌人的迷信行为,真是下策啊!
由王钦若导演、宋真宗主演、全国军民热情参与的这场封禅闹剧,除了文武百官晋升一级,全国百姓大醉三天外,得益最大的要算泰山神了。他在唐玄宗封的“天齐王”的王位上坐了多年后,终于被宋真宗提拔为“天齐仁圣帝”,也就是后来民间俗称的“东岳大帝”。他的宫殿,也由王府升格为皇宫,完全按照北宋皇宫的格局拓建。他的正殿“天贶殿”,在所有中国的山神殿中,是唯一具有重檐庑殿九五之制的帝居规格。据说,天贶殿里那幅高3.3米、全长62米的描绘泰山神出巡的宏伟壁画,就是按照宋真宗东封泰山的排场和气派来表现的。
(建于公元年的岱庙宋天贶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式建筑,殿内供奉着“配天作镇”的东岳大帝。由于宋真宗极力想利用泰山神的影响稳定天下,除在泰山上下大兴土木、兴建东岳大帝行宫、碧霞元君神宫外,还诏令在全国各地兴建东岳庙,并让朝廷官员一律供奉东岳大帝。时至今日,北京、上海、福建、台湾等地还完整保留着东岳庙当年的建筑格局。)
(天贶殿内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长62米,高3.3米,反映了泰山神巡游天下的盛况。画中人物共人,气势恢宏、场面壮观,充分展现了泰山神的威严之姿。)
(壁画由两部分组成。《启跸图》,即东岳大帝出巡图,描绘了泰山神离开宫殿出巡时的场景。宫殿前有殿中侍卫、内宫嫔娥,以及十八学士端立恭送,他们面部表情生动,神态栩栩如生,目光都仰视正前方的东岳大帝泰山神。泰山神双手举圭于胸前,端坐在玉辂(路)、也就是车辇之中,他身着青边黄袍,端庄威严。)
(《回銮图》则展示的是泰山神打道回宫的情景,画中的人物和场面与《启跸图》大致相同,只是增加了两个夜叉抬虎和骆驼驮卷宗,以展示泰山神出巡的圆满成功。史学家研究认为,壁画实际上就是按照宋真宗东封泰山的排场和气派来表现的。)
泰山工作室
泰山景区泰安传媒集团
联合打造
我们热爱泰山
立志做泰山的
宣传者推广者营销者
守护泰山的路上
惟愿您与我们一路同行
Hi泰山
期待您来讲述泰山的故事
—
—
邮箱:tsgzs
.北京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