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旅游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试点工作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要提升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科技支撑水平,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强化自主创新,集合优势资源,认定和建设一批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形成上下游共建的创新生态。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对7个园区开展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试点工作,以推动试点园区开展高水平旅游科技研发和集成应用,将其建设成为科技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模范和标杆。本端选择了山西文旅数字体验馆等3家试点单位,对它们在促进旅游科技发展、推动科技赋能旅游业方面的做法和经验给予报道。

山西文旅数字体验馆:

“科技+”让游客一馆游山西、览古今

朱萌郭志清

▲“山西好风光”沉浸式景象长廊朱萌摄

山西文旅数字体验馆位于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由山西文旅集团统筹投建,年10月11日正式开馆运营,是国内首座省级文化旅游融合的数字化综合体验展馆。

“体验馆以‘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为主题,运用人工智能、混合现实、全息成像、AR、VR、体感交互等技术,打破历史、艺术、技术的界限,再现了山西丰富的文旅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明。”该馆讲解员介绍。

作为山西文旅数字新名片,山西文旅数字体验馆被评为“年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十大创新项目”之一。前不久,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7个试点项目之一。

打造多元的沉浸式体验业态

“这里居然有道门?”“这是实物还是投影?”“像科幻电影里的未来世界!”

科技感十足,是每个走进体验馆的游客的第一印象。从序厅步入山西好风光沉浸式景象长廊,环顾四周,举目是雄浑壮丽的“太行山脉”,低头可见脚踏着“奔腾黄河”,度镜像长廊、高分辨率影像和镜面纵深感,让人恍惚感觉自己正悬空踏在山河之上。“华夏古文明”以时间为主线,阅五千年历史人文;“山西好风光”以空间为主线,赏三晋表里山河,以景宜人。

第一重震撼余韵未消,讲解员不知从哪一处“山脉”旁打开一扇门,通过静谧的走廊,带领游客赏三晋山河。华夏源头、汇通天下、民俗风情、宗教文化、秘境山西、古建华章、世界遗产、黄河之魂、大美太行、长城博览等一个个如梦似幻的场景中,文明和文旅转化成可体验、可感受、可传播、可留存、可互动、可迭代、可数字化的新业态,让游客沉浸其中、参与其中。

在体验馆中,游客可以观古老大院、听晋音晋曲、赏非遗手艺、品山西汾酒;或登“船”远眺黄河奔腾,鸟瞰长城内外,穿越峡谷领略太行之美……

相关技术人员表示,体验馆大规模采用雷达、微波感应、红外识别、声音互动、动作捕捉等智能交互技术和游戏化设计,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创造了更有趣味的沉浸式娱乐体验产品,让更多文旅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提高游客的参与感和仪式感。

此外,展演内容可根据研学活动等不同需求更新迭代,一键切换主题,数据在云端实时计算、存储,从认知文明到游历风光,游客的每一步都可以被识别探测。

开拓产学研融合发展新局面

丰富的内容和光怪陆离的视觉效果让这里成了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网红打卡地”。据悉,山西文旅集团通过“体验馆+主题教育+综合实践”模式,开展青少年科普和党史宣传教育,目前开展研学活动余场,服务师生2万余人次。

在华夏源头展区,学生们通过“火把”点燃圣火,从中探寻开启文明时代的线索。移步至“陶寺古观象台”前,用脚尖轻轻划动地面,屏幕便呈现出山西不同的四季风景,让参观者了解中国古老的节气文化。

在汇通天下展区,游客可以寻找到传承百年以上的“老字号”,在古朴的陈设以及恢弘的投影卷轴中,窥见当年晋商纵跨中蒙俄三国,走出万里茶路的辉煌时刻。戴上VR眼镜,游客又“穿越”到乔家、王家等古老的晋商大院之中,感受山西独特的大院文化。

山西印象展区创造了沉浸式CAVE空间,沉浸式展现了绵山、娘子关、平遥古城、云冈石窟等山西境内的诸多景区,塑造了立体投影画面包围的高级虚拟仿真环境。在民歌的环绕下,游客可以观看《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再回相府》等演出。

“每个展区都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巧设计,每走几步孩子们就停下互动,许多知识很快就能记住,出了大门还恋恋不舍。”太原市小店区研学团队带队教师说。

推进数字业态与文旅深度融合

山西文旅数字体验馆集政企接待、资源推广、数字体验、文创新零售、数字文旅经济等于一体,面向社会大众开放,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

11月26日,山西文旅云数字体验馆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挂牌仪式举行,为推进建设数字文旅、品牌文旅、创新文旅,以科技赋能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展示山西文化旅游资源平台、宣传山西转型新形象迈出了重要一步。

“近年来,我们立足山西文旅数字体验馆和山西智慧旅游云平台两大载体,主动对接文旅、科技、教育、高校等职能部门和社会机构,与省市县上下贯通,和国内外左右联动,着力打造‘山西文旅云+’新模式。”山西文旅集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接下来,我们会持续整合全省优质文旅资源和信息数据,探索更多科技应用场景,丰富场馆展演内容。持续与金融机构、传媒集团等开展跨界合作,与其他省级平台联动,不断提升游客体验。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扩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通过文旅云持续推动体验馆的游览观赏、文化交流,向景区、酒店、演艺、研学旅行等更多二次消费场景转化,提升经济效益,重构产业生态,用科技激发‘大旅游’产业活力。”该工作人员表示。

黑龙江五大连池风景区:

满满的科技范儿

张建友

▲游客们通过景区信息平台了解景区状况五大莲池风景区供图

近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的刘金明来到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风景区,参观了五大连池火山地质博物馆,这里的语音讲解、智能互动问答、科普闯关游戏、火山喷发体验等上百个项目,让刘金明大为惊诧:“博物馆的科技氛围太浓了,既新奇又加深了记忆,让我重新认识了五大连池。”

五大连池火山地质博物馆是五大连池风景区“旅游+科技”建设的一个缩影。拥有珍稀的冷矿泉水、灵验的洗疗泥疗、天然的熔岩晒场、宏大的全磁环境、绿色的健康食品、纯净的天然氧吧六大自然资源的五大连池风景区,近年来通过“旅游+科技”,在旅游产品、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旅游安全保障等多方面注入科技元素,助力景区的智慧建设。

五大连池风景区管委会书记刘洋说,五大连池风景区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平台等新技术,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智慧科技旅游服务,逐步构建起数据支撑、科技引领、业态创新、跨界融合的科技化旅游服务体系。

走进五大连池风景区游客信息服务中心,旅游信息咨询、科普教育展示、研学旅游等旅游功能一应俱全。在旅游信息网络平台,游客可以获取最新的旅游信息、旅游攻略、天气信息等,为游客出行提供了便利。在研学实践场地,火山喷发景象模拟沙盘向游客充分展示火山喷发时的壮丽景象。在智慧旅游平台,集在线销售、宾馆预订、电子门票、验票系统、旅游智能监管、环境监测等多功能于一体,大大提升了景区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五大连池风景区的旅游产品更是科技范儿十足,夜间全彩激光水秀表演、低空飞行旅游、火山地质科技研学等上百种旅游产品,为景区的繁荣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如为丰富夜间旅游而推出的《火山恋歌》大型实景水秀演出,以火山背景为舞台,将喷泉、全彩激光、3D影像、音乐、焰火等融入其中,呈现出一场独一无二的水与火、光与影的视听盛宴,让游客充分体验到五大连池风景区的文化魅力。来自湖南省长沙市的游客刘艳林说:“在科技中欣赏艺术,别有一番滋味。”

五大连池风景区旅游服务中心主任孙守红说,把科技融入旅游管理,是五大连池风景区的一个创新做法。五大连池风景区已经投入使用的手段包括宾馆酒店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和大数据收集系统、旅行社的线上管理系统和大数据收集系统、导游员线上管理系统以及景区景点的线上预订系统和管理系统,这些现代管理科技手段在旅游建设中发挥出特殊作用。

五大连池风景区的数字科技化景区监控指挥系统实现了景区平方公里范围的游客疏导、交通管控、基础建设、景区管理等全覆盖科技化管理,极大提升了风景区管理的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五大连池风景区打造的“湖滨房车宿营地”,可以为房车提供充水、充电、排污服务,整个房车服务系统实现自动化,车主完全自助完成。

五大连池风景区视安全如泰山,创建的智慧科技旅游综合管理平台通过集成消防监控系统、紧急求助处置系统、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综合管网系统,集监测、控制、维护、服务与管理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对景区的实时管控。该平台还通过建立多跨度的数据交换体系,实现景区与公安、交通等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及其他景区的数据共享,实现“一个指令齐联动”的智慧化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五大连池风景区将科技与旅游服务进行深度融合,打造了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chuenran.com/jbxx/144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