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科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1014/11153079059.shtml黄帝封禅是古代的一种祭祀,并且是最顶级的祭祀,祭天为“封”,祭地为“禅”。因为古代的统治者都迷信自己就是天之子,所以作为圣主要与天地对话,主要目的就是要强调君权神授;同时还有祈祷自己“成仙得道”的意愿。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封泰山,禅亭亭。”《文献通考》载封禅是从秦始皇开始的,但也有学者持不同见解,认为其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先民筑坛祭祀的习俗。泰山但是并不是所有帝王都有资格封禅的,特别是自秦始皇以后,这里面也出现了“潜规则。哪些帝王有资格封禅呢?标志就是在你管辖期间要达到三个硬件条件:统一、盛世、祥瑞。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战乱不断,有人做过统计,中国古代从周算起,到年,总时间约为年,大约有年的时间处于战乱,剩下只有年在和平状态。所以说,在自己统治期间,能同时达到上述三个条件的,可谓是凤毛麟角。秦始皇所以,自秦始皇以后在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的帝王,余年的封建社会,可以确认的只有六位帝王: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这其中宋真宗的封禅就遭到了后世的非议。从宋真宗以后就再没有皇帝封禅泰山了。清康熙和乾隆都曾在泰山上举行过祭祀却没有封禅,虽然乾隆先后总共十一次登泰山。汉武帝上古时期有过封禅传说的版本很多。《史记·封禅书》中记载管仲和齐桓公的对话中管仲说泰山封禅的有七十二人,著名的有十二人。但是先秦以前史料匮乏,究竟是如何举行的封禅仪式目前已不得而知。有传说黄帝在封禅以后羽化就升天,这肯定就是一个传说,所以说这类的封禅就很难考证和确认了。封禅仪式盛况就说唐太宗吧,他是绝对有资格进行封禅的一位帝王,封禅这种想法一直纠缠了他的大半生,但是到最后也没有成行。唐太宗想封禅泰山,魏征说现在百姓还苦,国家还不富裕,硬把唐太宗给劝住了。后来大臣多次提出过封禅,贞观十五年夏,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下诏封禅,并做好了一切准备。但这时候天上出现了彗星,古人认为是大不吉,最后又作罢了。《资治通鉴》:“有星孛于太微,太史令薜颐上言,未可东封。辛亥,起居郎褚遂良亦言之;丙辰,诏罢封禅。”周天子公元年,又到了武则天时代,她也要封禅,但地点不是泰山,而是中岳的嵩山。武则天为何要在嵩山封禅呢?因为她认为周武王最早的封禅地点就在嵩山。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上有铭文记载,早在公元前年。周武王就曾在嵩山封禅。当时打败商王的周武王,不顾舟车劳顿,急不可耐地亲率群臣登山。众人将祭品安置于高高的柴堆上,焚烧起冲天的烟雾,向上天报告一个崭新帝国的诞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周王朝的开国大典。中岳嵩山那么武则天声称自己是周王室的后裔,所以她的国号就称为“大周”。武则天也要效法祖先,将封禅地点定为嵩山。还有一点无法启口的原因,是在唐高宗时期,武则天作为国母参加了泰山的封禅大典,封禅时武则天必然要向上天祈福,保佑大唐永享国祚,可没多多久,李唐王朝在自己改了姓,怎么好意再去泰山祈福呢?就是去了也不灵了。准备工作以上是武则天确定在嵩山封禅的原因。但是为何要封禅呢?说白了就是做贼心虚。武则天在高宗朝再次进宫后,把王皇后和萧淑妃双双囚禁起来残忍迫害。她吩咐人剁去她们两个的手脚,装入酒瓮。萧淑妃临死前破口大骂:“武媚狐,就是我死,也要化为凶猫,我诅咒你为鼠,咬断你的喉咙!”这句咬碎银牙的诅咒,刻在了武则天的心里。惧骇的她下令宫中不得养猫,违令者斩!长安宫从此断绝猫啼。但到了圣历三年,年过古稀的武则天开始夜夜噩梦,妖猫的悲戚哀号,扰得她无法安睡。所以要借这次封禅降魔除妖。一代女皇作为旷世女杰,武则天的中岳封禅,非同一般。他不但要祭祀,还有改革,打上自己独特的烙印。“登封”一词原意是“登”泰山,“封”禅之意,武则天来了一次革命性的行动,把这个神圣的词语用到年号和地名上。封禅以后,为了纪念这次封禅大典,将年号改为“万岁登封”,将“嵩阳县”改为“登封县”,将“阳城县”改名为“告成县”,以示其“登封”中岳,大功“告成”。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女人一旦疯狂起来,十个男人都抵不住。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