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地处齐鲁大地的中部,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山”,有“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之说!它群峰绵亘,拔地通天,自然风光壮美,人文景观贯古通今。每个景点都散发着与众不同的文化气息,独具特色的泰山文化特别是封禅文化,更是造就了它雍容华贵的气质,要颜值盛世绝美,要灵魂万里挑一,每年都会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是最受游客青睐的热门景区之一。当下,又被人民日报评为中国十大名山之首,可以说是实至名归!泰山“天下第一山”刻石在泰山南麓就有这样一处景观,它地处泰城城乡结合部,也是环山公路与登泰山盘山公路交汇处,东靠泰山西溪大峡谷,俯卧于西溪谷口,是乘车登泰山的起点。它本属于原迎胜村委会,原名曹家村,古时此处远离闹市,古树奇石遍野,林果满山,似人间天外,古今更其名为天外村!天外村自年开始兴建,至今仅有20余年。现此地树茂谷深,溪水争流,风光秀丽,美景如画,是最能展现泰山封禅文化的地方之一!天外村的游客天外村景点众多,有天外村广场、渿河、石峡公园、大众桥、冯玉祥墓、天外村游园、龙潭水库、香油湾等,其中最受游客喜爱的非天外村广场莫属!天外村广场又名天圆地方广场,寓意“天人合一”之意。总占地面积达3.5万余平方,由方形广场、圆形广场、12根龙柱雕塑及《唐玄宗封禅泰山图》浮雕组成。广场自南向北呈阶梯型布局,依次为方形广场-龙柱雕塑(浮雕)-圆形广场,12根龙柱分别代表曾经封禅祭祀泰山的12位古帝王。龙柱和浮雕古人云“天以高为尊,得以厚为德”,“天高不可及于泰山”。因此,泰山就成为了“直通帝座的天庭”,是自诩为天之骄子的古帝王“受命于天”的地方。所谓“君权天授”,其中的“天”就是指泰山。为向天汇报自己治理天下取得的丰功伟绩,以便告功谢恩、祈福求寿,在泰山举办隆重的旷世大典就成了古帝王毕生狂热的追求,封禅大典就应运而生!帝王是否都有资格封禅泰山呢?答案是否定的!必须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其中一个最为硬核,就是这个“硬核”将绝大多数帝王挡在了封禅大门之外!那么这个“硬核”究竟是什么呢?泰山玉皇庙内“古登封台”帝王封禅要同时具备“受命”、“功德”、“符瑞”这三个条件,“受命”,表明自己受命于天,这时封禅的前提条件。当然,帝王吗,都是天子,这个可以有!“符瑞”,就是天降祥瑞,这是封禅的凭证。这儿有麒麟,那儿将天书,只要想有就一定会有,所以这个也可以有!第三个“功德”,就是要求国家统一、太平,德及天地,这是封禅的资历,这个大多数帝王真没有!许多帝王都过着纸醉金迷的逍遥日子,缺德!边境还不时传来不和谐的声音,外患!还敢封禅?想多了,洗洗睡吧!泰山十八盘上的游客三个条件一旦满足,古帝王就会迫不及待地带领群臣,浩浩荡荡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所谓“封”,即命人在离天庭最近的地方-泰山极顶取土筑起圆台,燃薪烧祭品用以祭天,意即增泰山之高以表功归于天。所谓“禅”,即到山下的社首山等小山扫地聚土,建造方坛祭地神,意即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之情,以圆台、方坛表示天圆地方。天外村圆形广场处于北面高高在上,象征泰山极顶“封”的圆台,方形广场象征在泰山下面的小山上“禅”的方坛。《唐玄宗封禅泰山图》浮雕在圆形广场和方形广场之间的连接处,是一层层北上台阶,台阶东西两侧各矗立6根龙柱雕塑,高7.2米,直径0.9米,东侧6根分别代表黄帝、周成王、西汉武帝、隋文帝、唐玄宗、清康熙;西侧6根分别代表舜帝、秦始皇、东汉光武帝、唐高宗、宋真宗、清乾隆。这12位古帝王无一例外都是亲临泰山封禅、祭祀,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往事已越千年,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在石阶中央地带,放置《唐玄宗封禅泰山图》,长27米,宽3米,内容为按照四坛封禅制举行的各种祭祀仪式。风光秀美的天圆地方广场泰山南麓的天外村,有一个免费的景点,风光秀美,“秀”里竟暗藏乾坤。乾者,天也!坤者,地也!天圆地方,天人合一,就在天外村天圆地方广场!你到过泰山天外村吗?你知道天圆地方广场暗含的寓意吗?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