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玄宗祈祷之后,果然风乍停,玄宗顺利地在山顶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
为了纪念这次成功的封禅,玄宗还亲自撰写了《纪泰山铭》一文,刻在山顶大观峰,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唐摩崖碑。
天书由天而降
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时期,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入侵宋境,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勉强到澶州督战。后来双方签订“澶渊之盟”,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澶渊之盟消除了北部边关辽国的隐患,两国通商来往。
宋真宗认为功劳显著,4年后封禅泰山,封禅中导演了一幕“天书由天而降”的闹剧。
不过这个闹剧不是宋真宗想出来的,而是王钦若他提出来的。这个王钦若当时是宋朝的一个参知政事,他向宋真宗灌输“澶州之盟”是一个极大的耻辱的思想,让宋真宗觉得一定做些什么来挽回自己的颜面。于是王钦若就想到要借助“泰山封禅”这种盛大的活动来重塑宋真宗在臣民中国的形象。但是只有功德显赫的君王才敢举行封禅,而宋真宗既没有什么功绩,又没有什么举国同庆的喜事怎么举行封禅。
于是在王钦若的导演下,一场全民参与的闹剧开始了。不久宋真宗就昭告天下自己做了一个梦,在不久之后便会有神谕降落。一个月之后城楼的一角果然出现了一道黄绸,包裹着《尚书·洪范》和《道德经》。大致就是讲宋真宗是怎样的圣明,把国家治理得如何昌盛。这就为宋真宗“泰山封禅”找到了比较牵强的理由。
宋真宗各种封禅祭祀活动,把前代的积蓄挥霍殆尽,到其晚年“内之蓄藏,稍已空尽”。《宋史·真宗纪》评说天书封祀是“一国君臣如病狂”。宋真宗封禅泰山成了人们嘲讽的话题。
这些封禅的故事中大多带上了些传奇色彩,但从中我们也可以深深感受到古人对天地的崇拜,暴政和无德的君主都为天地所不容,而明君自然也能收天地的护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