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最美古诗词于丹著

  

内容简介

  和于丹一起,重温最美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   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普及率巨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诗歌蕴藏着人类文明中深刻的秘密,于丹以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古诗词为线索,结合当代中国人生存现状及精神世界,以其独特的人文风格对中国古诗词意象、风骨、内涵、感悟进行鉴赏解读。以“明月”、“清风”等古诗词常见意象为线索,导向人生大境界的感悟与情怀。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延续于丹的独特风格,通俗、易懂、妙语连珠且能激起读者共鸣。让读者重温中国传统文学和古典哲学的精髓所在,找回心灵深处的宁静之美。

作者简介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进行系列讲座,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掀起全社会重新亲近、学习经典的热潮,并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为推动中西文化交流,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于丹近年来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巴西等国举行了多场大型文化讲座,引起了海外观众的强烈反响,受到各国媒体的广泛   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于丹·游园惊梦》等。其中《于丹论语心得》销量已达五百余万册,目前已在三十多个国家出版发行。

精彩书评

  ★于丹是精英与平民之间的桥梁   ——李泽厚   ★于丹教授常说:“什么是真正的‘文化’?《周易》有云‘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俯察世间人文百态,还需用一种思想理念去流化天下,把它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我愿意作为一个‘动词’活着。”这正是于丹教授作为一位当代知识分子选择的人生态度——去承担“化”这件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典著述浩如烟海,我们缺少的不是“文”,而是经典如何进入百姓大众真实的生活,如何在当下的坐标里去实现一种化解,成为世人智慧与心灵的给养。因此“化”的意义与价值不容轻视,这项工作需要有学者去完成,于丹教授以强烈的自觉意识,奉行知识分子的这一使命,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大力诠释与传播,探寻着解决当代人生存和心灵问题的钥匙,激发起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   ——李泽厚   ★诗歌是中国人的宗教。   ——林语堂   ★我一直深深地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你不要对此不屑,不要认为这些风花雪月只是少年痴谈,也许人的年岁越长越需要这样一种温暖,需要我们生命年华中的浪漫,让我们从现实的纠葛中拥有一种挣脱地心引力的力量。   ——于丹

目录

唤醒心中的诗意(代序)壹春风飞扬引子:一年之计在于春岁月在春光中苏醒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春之意象之一)春啼呖呖:只道不如归去(春之意象之二)春柳依依:挽一段流光赠别离(春之意象之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一个人走过的春天贰秋思浩荡引子:帐望千秋一洒泪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多情哪堪清秋节绿荷凝恨背西风(秋之意象之一)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秋之意象之二)秋色天涯:寂寂江山摇落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秋风之约:便引诗情到碧霄天凉好个秋叁明月千古引子:江月何年初照人向明月学一颗平常心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生生之证:秦时明月汉时关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一轮明月肄斜阳晚钟引子:吟到夕阳山外山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断鸿声里,立尽斜阳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守望一段斜晖脉脉水悠悠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生命安顿:终古闲情归落照伍田园林泉引子:田园是一种状态法天贵真,琴书消忧守拙才能归园田饮酒与归田,直写胸中天鸟倦飞而知还一田园意象之一把世界关在门外一田园意象之二田园的烟火气:把酒话桑麻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陆登临况味引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落日楼头,栏干拍遍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柒剑啸长虹引子:千古文人侠客梦长啸倚孤剑,目极心悠悠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热血诗情:醉卧沙场君莫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捌诗酒流连引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醉中自有真天地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享受诗意,成就最美的人生(代跋)

精彩书摘

  陶渊明的了不起,就在于他能用最平白浅易的笔触去写我们都曾经经历,但是在心而不能在口的一种感受。回来久了的日子会觉得平淡吗?而平淡恰恰就是他喜欢的常态。“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他能够斟着这点小酒,远远地看着院子里那些花花草草,就很高兴了。他家小窗子底下足以寄托他这一身傲骨,虽然地方不大,仅能容膝,但是心已经足够安顿。   最好的家是人可以把心安顿下来的地方,所以陶渊明就宅在他的家里面,甚至不愿意出门。“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小院里面溜达溜达,日子挺好,虽有大门但经常关着,因为他用不着出去寻觅,而对于一个好清净的人来说,也很少有外人上门打扰。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拄着拐杖走一走,经常眺望远方。他看的是“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看云在天心的那份自在,看倦鸟还巢的那份温馨,抚摸着孤松,一个人流连忘返。所以他就一次一次对自己说:“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既然这个世道,人人都汲汲于功名,跟自己做人的观念不符,那么不如关上通往世道的柴门。‘‘‘院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陶渊明并不冷漠,也不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回来有他一份浅淡温暖的乐趣。他爱亲戚情话的温馨,喜欢有朋友能跟他聊天,即使没有这些人的时候,还可以琴书消忧。“琴到无人听时工”,中国人的这张寂寂七弦琴不是用来演奏给别人听的,无人打扰时,唯有自己沉浸在静谧的琴中,把自己的心放在琴弦之上,才有一份托付,这就叫做琴书消忧。   陶渊明更了不起的是他还愿意干活,“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该春耕就去春耕,该秋收就去秋收。“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在闲下来的时候,他还可以去周围的山川,看一看那些自然的风物。“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他看到欣欣向荣的草木,看到涓涓流淌的清泉,天地万物随着时令季节而生息荣衰,都在自己的秩序之中,就算自我的生命流淌了、衰老了、走远了,又有什么关系。陶渊明没有那么多的惶惑,他从来不觉得日月过于匆忙,催人老去,带走了他的活力。他觉得自己“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就在每一天日子之中,他会像自己内心希望的那样去安顿自己的旦暮晨昏。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人的身体在这个天地宇宙之间能待多久,就这么短的时间他还用得着违心吗?他还用得着勉强吗?他还用得着让自己的生命有那么多的为难、坎坷吗?“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还要急急忙忙、跑东跑西实际上不知道自己真正在干什么呢?人真是观念的动物,我们的行为方式有这么大的差别,说到底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差别太大。因为每个人的志向不同,愿望不同,而一个人的价值和心愿会驱动他去过那种他真正想要的日子。 

长按







































白蚀
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chuenran.com/lswh/62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