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友携子游孝山,共同感受孝文化;
游山玩水甚是好,不忘孝道才重要。
蓝田王顺山,古称玉山,有着陕西“小黄山”之美称,也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孝山”。它位于距离蓝田县城20公里的蓝桥乡。王顺山南靠秦岭,北临灞河,山水环绕,景色如画。王顺山是因为我国古代二十四孝中的王顺担土葬母于此故而得名,是国家AAAA级自然旅游景点,距古城西安只有50公里。
下面是我在登山中用相机拍的我国古代二十四孝的一部分,其他的孝故事等你们亲临孝山时,再一一细看慢读。
鹿乳奉亲
春秋时期的郯子,为医治父母所患眼疾,身披鹿皮入深山,混进鹿群中取鹿乳,险被猎人误伤。
扇枕温席
东汉时,九岁的黄香丧母后对父亲孝顺备至,夏天为父亲扇凉枕席,冬天又用身体为父亲暖热被褥,受到世人的称赞。
恣蚊饱血
晋朝人吴猛,家贫床无蚊帐,为了父亲安睡,吴猛赤身坐于床前住,凭蚊虫叮咬而不驱赶,唯恐蚊虫叮咬父亲。
卧冰求鲤
晋朝人王祥,时值隆冬,母亲生病,欲尝鲜鲤鱼,河水冰封,王祥寻鱼未果,一时心急解衣,卧于冰上欲化冰求鱼,河冰自破跃出鲤鱼,母食鱼后病自痊愈。
闻雷哭坟
王襄晋朝人,母亲生时怕响雷,去世后每逢打雷下雨,王襄就跪在母亲坟前,安慰母亲有自己陪伴着不要害怕。
哭竹生笋
三国时孟宗母亲生病,冬日思食鲜笋,孟宗无计可得,往竹林中抚竹恸哭,顷刻间,地裂笋出,孟宗的孝行被四方传颂。
亲涤溺器
北宋大学士黄庭坚虽身为显贵,伺候母亲总是亲身而为,每晚为母亲洗涤溺器从不嫌弃。
怀桔遗亲
三国时陆绩,六岁随父做客时,见到甜美的金桔,便暗藏桔子带回家孝敬父母,他年幼时就懂得行孝为人所敬仰。
尝粪心忧
南齐高士庚黔娄,为救治父亲,辞去官职,尽心服侍父亲,为了了解病情,亲尝父粪,大孝之人为了父母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到的。
乳姑不恕
唐朝时,有唐夫人嫁到崔家,善待婆母事无巨细,婆母年迈齿脱无法进食,唐夫人以自己乳汁供奉婆母,传为佳话。
当然,还有许多关于“孝”的故事被人们所熟知,被人们所传颂,因为“孝”在所有人的眼里都是“人性中的闪光点”。让我们继续传承孝道,传播孝文化,传颂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