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山东故事散文泰山夜行

“讲好山东故事”征稿要求请看:

大赛丨“讲好山东故事”征文大赛,你怎能缺席

巍巍四千石阶,四千页东方美学的大典,且行且阅,才觉得此行非虚,岱宗可叹。此刻从泰山远观,天地之大,悲欢一渺。凡此记忆,可珍可藏,山脚回望,最后想说一句:此生无悔入华夏,岱宗为魂梦为牵。

//

泰山夜行

散文

作者/李嘉琪

巍巍四千石阶,四千页东方美学的大典,且行且阅,才觉得此行非虚,岱宗可叹。此刻从泰山远观,天地之大,悲欢一渺。凡此记忆,可珍可藏,山脚回望,最后想说一句:此生无悔入华夏,岱宗为魂梦为牵。

——题记

车窗外天色变成微暗的浅蓝,一条街的街灯纷纷亮起来,车窗之外,火车站已经看得见。而进站候车,十七分钟的火车车程做梦一样地过去,到了泰安。

生为国人,少了泰山一游总有点说不过去,何况有密友同行,兴奋之余,不免生出些仪式感。在攻略里看过十八盘如何奇绝特殊、中天门如何长、日出时朝阳又怎样跳出云海,而纷纷印象,忽然就在泰山门口兑现成真了。黑夜里金色霓虹沿着岱庙的高墙勾勒,随之出现的是红门,四人下车,行出泰山第一步。

虽然沿路松柏森森,灯光造成月亮的幻觉,但毕竟是山门口,每走一段就是一小片灯火通明,到处出售拐杖、手电筒、纪念品,不乏人间烟火气。石砌台阶极有气度,宽宽地延伸到目光不及的前方去,行人前后相接,都是夜行的人。

而买票进门后,就一脚步入了夜色。路越走越远,夜行军也就开始星散,手电筒摇晃的环形光束,照在黑暗里脚下的路,恍惚间竟有徐霞客探险寻幽的意趣。而光束打在晚上灰绿色的层层枝叶上,映出一片直至天空的灰影,怕接着就要惊起一只蝙蝠来。

路边大概是松树和石碑,只可惜缺席了月亮,水一样淡淡漫过青石的,是手电筒氤开的余光。余光照出四个拉长的人影,这种四面八方的安静里,即使我们都在不停地说话,也还是感觉好像空山静无人。秋虫拉长的声音,把山里叫得很空旷,紧接着风吹草动,脖子里涌过层层的晚风,隐隐有种浩瀚的凉意。

因为想看月光,就试着关了手电,立刻四下里漆黑。虽然并没有月亮,但松树间逸散出清幽冰凉的空气,醒人肤触;若有月光,想也是这样。新买的手杖,被我们蹬蹬地敦在石阶上,那声音实在清亮。

说爬泰山,其实爬的不是整座镇住古中国的巨山,而是眼前手电筒照出的这一小块地方,但最终可以越爬越远,眼见积步成山,直到一凌绝顶,众山皆小。不见月光,但渐渐看得见月亮,悬停在中天的小小一颗,很清浅地亮。往前走,依稀辨认出波涛般沿路起伏的松树,都很高了。手电随便一晃,就能照出几座铭文的石碑,俯拾可见,甚至草丛里也立着,实在是文化上的豪富气度。

虽然不免劳累,但结伴爬山的好处,大概是不好意思轻易地掉队。而我们说了比台阶还多的话,夜色和疲劳像一条纽带,游客间相逢成相识,爬山时偶然哼歌哼到一起,相视一笑。夜长路远,路人的拐杖各自都拄得很用力,一下一下,叩响和石阶一样漫长的山夜。

终于行至中天门的时候,大家都一脸轻松欢喜意味。豁然开朗的广场,灯光一脉散开,人人都好像活了过来。山夜空气冰凉,而烤红薯在冒红光的火炉里暖暖地滚着,山东煎饼腾出白色的蒸蒸热气,被葱花激起的鸡蛋味道,鲜鲜活活地香开来,把人的味觉连同胃口全激活了。连夜爬了三小时台阶的时候,觉得光是看看都补人元气。因为是第一个大景点,行人也大有能调动得起来的精力,合影嬉闹比比皆是,目光所及,笑容总是灿烂的。

中天门一站,不单是路程过半的庆祝,更因为后面是需要打起精神应对的十八盘。这是真正精彩所在,非爬泰山不能体验。沿途山径石阶都不走寻常路,偏爱斜逸旁出,一条路上蹿下跳,让人非抱定视死如归的决心不能迈脚。但实际上,栏杆的安全保障可以放心,而十八盘于泰山,总有些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味,真正爬过了这个挑战,才觉得此行非虚,五岳之首确实蔚为大观。

三四小时后,渐渐坚持过身体极限点,心情也就从兴奋变得松快起来,轻轻松松地说着话,有心情把手电筒四处照一照。

深蓝夜色里隐见巨石恢弘的轮廓,手电光下,看见名人的刻石题字。四下里隐隐虫声形成安静的回响,很长一段时间里,天空下面再没有其他声音了,好像脚下山谷里正孵着沉睡的风。

忽然听见流水声响,淅淅泠泠,在凉凉子夜的空气里显得十分清透。顺着它抬头去看,居然是一道小瀑布,从半面刻字的巨石下清流慢淌,汇成一汪深绿的水潭。手电的光柱下,能看见瀑布后的石面生了薄薄一层青苔,水帘贴在上面,流成透明纹路,像玉色瓷器上了层水纹雕花的釉。水潭外面有石头围栏,我和同伴靠在上面,仔细辨认石壁的刻字,不由得惭愧古代汉语课不够用功。

夜里风清露凉,从包里拿毛衣的时候,手电筒倒扣在一边,不经意抬眼,猛地就撞见深黑夜空里漫天数不过来的星星,几乎占满整个穹顶,恍如神话。或者“绸缪束薪,三星在天”,或者“嘒彼小星,三五在东”,中国人唱了又唱几千年的情怀,诗经国风里的样子,或许就是正好像今晚呢?

维南有箕,维北有斗,星星都是细小的,光芒也很碎,絮絮叨叨地铺了一天顶。小时候外婆家消夏,乡下夜深灯少,北斗星颗颗分明地亮出来,已经算奢侈场面,到长大都没忘记。但是,我从没见过今晚这样的星星,多得像个意外。银亮的满天小星,水洗过一样,凉风吹的时候颤颤地亮,这种闪动澄透的光亮,星星点点直晃进人眼睛里去。

而过了这处瀑布,也就能很快看到十八盘将尽,前面就是南天门。脚下是十八段高高的迂回台阶,回头能望见一线浩瀚的虚白,是夜里的云海。

十八盘行尽,豁然轻松,像一场大事做完,人人如释重负又兴奋异常。和中天门的白炽灯相比,南天门的灯光是繁丽的金颜色,点点闪光缀在古建筑的屋顶的边檐,茶座餐厅灯火鼎盛,澄黄灯光亮了满窗。

离天亮还有几个小时,夜行整晚的人们缩在军大衣里坐下。小店煮面的水汽,一浪一浪地扑在玻璃上,蒙出一片暖融融的雾白。隔着这样的窗户看街景,一块地方被雾气抹白,一块地方的雾忽然散去;像加了层变化不定的特效。邻座小女孩八九岁样子,从拖地军大衣的毛领子里钻出一张小脸,眨着大眼睛看我,长马尾软软地弯曲成卷起的形状,笑起来让人忘不掉。

休息饱足,游客脸上带着笑容或倦容,走到观景台真正安顿下来。还有两小时天亮,我和朋友们相互看看手机,夜深路陡,相片都没有几张,却是所有出游里让人记之最深的影像。四个人在墙根缩在一起歇够了,站起来伸展筋骨,眼睛不期然就一下撞上夜里的云海。

淡淡暗蓝色天空里一块薄薄的黄色云朵,浅浅露出一弯银月亮。

粉蓝天空布满浅灰的云。左侧是半壁暗山,稳稳健健蔓延到山下去。东边天空一线暖金色的云,亮的,飞在云海平面上。往南些也有块云层稀疏的地方,发亮的一片天光,像泄了一线天机。

云海的平面,真有海面的样子,若往东看,是和真的海面分不出的。视线西移,云海就蒙了耦合色的雾,浅香芋色,淡淡橘黄的气氛。幻觉一样的云雾底下有古典橙红的灯火,盘绕成的隐伏的灯火长龙,像上元节的梦。又朦胧,又闪亮。所有橙红和暖金色的星火,隔着山,隔着雾,隐隐地闪烁在山脚城市里,用方形盘曲的卧龙形状,勾出一副山下人间。

慢慢云海的层次,模糊在了渐亮的天光里,山下一城灯光都看不见了,东边一线飞红越来越亮起来。

日出的速度肉眼可见,眼看着炽红成焰,红极转金,最后忽忽一跃,眼见的就是完整的一轮簇新太阳。而四周的云雾越来越淡了。像揭开一层极薄的蓝纱,再揭开一层,暗蓝天色继续一点点变浅变明,终于变成青白。这时候也就天光大亮,而守着石栏一回头,日夜之间,竟然像换了一个世界。这才知道我们一片漆黑爬过来的山路上,还有这么多风景:石墙、名碑、楼台、纷纷树木,都在白天里显形。好像新出现的那些松树和屋顶,山崖和石壁,都是从日光里新召唤出来的一样。

最后山顶漫游,亭台楼阁,庄重典正之余,隐隐又有飘飘的仙逸之气,大约是云海衬托的效果。白日里的云海,和浅灰石墙一起,配上枝条横斜的松树,一片茫茫清虚,也是真的气派。这只有汉字唐诗才能描画出的想象,与现实重合,完全像置身游仙诗里习道飞升的渺渺仙界;总觉得,背靠眼前这样的云海当背景,该有鲲鹏乘云、仙人御风习剑,把日月照耀金银台、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的梦境演得活过来。

启程下山,路过一众城墙。常见几丛松枝出没在青灰屋瓦间,红颜色在稳稳城墙上端庄着,红得很恢弘;红墙下的灰瓦,有时垒出一些空当,构成对称的花纹。宝蓝牌匾,在锐气的蓝底子上题出金字,字体不一;就如同各处建筑也体制不一,亭台楼阁之中,环肥燕瘦,总是漂亮。

泰山夜行至此,算是完成。回头四面环顾,视线全然开阔。云腾雾隐,白日凌空之处,放眼一片天朗气清,云雾升平。此刻从泰山远望,天地之大,悲欢一渺。若论忘忧之境,今日登山甚于观海。而下山沿途,白日游览,这才看到题字刻碑不可计数,十三王封禅,二十四帝祭祀,古中国的千年文脉,灵秀所钟,似乎都集于泰山;所观所感,难表于言。

游过泰山,如同看过炎黄五千年的一枚印鉴;巍巍四千石阶,四千页东方美学的大典,且行且阅,才觉得此行非虚,岱宗可叹。凡此记忆,可珍可藏,走完一夜一日,山下回望,最后想要再对它说一句:此生无悔入华夏,岱宗为魂梦为牵。

文章作者

李嘉琪

职业:山东大学文学院级中文基地班学生

编辑:猪心

设计:海岱文化

图片来源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山东海岱传统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出品

主办: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承办:山东海岱传统文化研究发展中心

活动总策划:于凤贵刘德龙

策划:王建华衣向东赵桂琴

敬「阅读原文」查看征文大赛专属网页

“讲好山东故事”征文大赛投稿邮箱:sdhdctwh

sina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得了白癜风能治好吗
白颠疯难治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chuenran.com/lyyj/73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