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s://m.tech.china.com/tech/article/20210907/092021_869661.html
石敢当,又称泰山石敢当,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的一种神祇,具有驱邪避凶、保平安的寓意。这一信仰习俗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如今仍然在中国许多地方广泛流传。关于石敢当,目前最早的记载是在西汉汉元帝时期(公元前49—前33年)的宦官史游《急就章》中:“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
关于石崇拜,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泰山封禅,据记载在中华上古伏羲时期,就有上泰山,柴,望的祭祀活动,中华大地的首领在泰山顶上烧起柴堆,举目瞭望,巡视疆土,祈求平安。而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地处东方,主“木”,掌管“万物生发,阴阳相合,”根据,自周起,五行之说,泰山主生,即主死,生死相依。所以,人死之后,魂归泰山蒿里,即受东岳大帝管辖。于是,自古就有“泰山治鬼”这么一说。而泰山石作为泰山的一部分,也就拥有了利于万物生发,阴阳相合,镇压鬼魅魍魉的作用。泰山石镇压邪祟的共识,要比“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提出的时间早多了。而且很有可能“石敢当”的“石”也就是取自泰山石于是,泰山+石敢当组成的泰山石敢当组合,成为了中华文化中镇宅驱邪的无上法器。
#读书日#关于石敢当的来历,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代,泰山脚下住着一个名叫石敢当的勇士。他力大无穷,勇猛善战,深受人们的敬仰。一天,泰山之神降临凡间,告诉石敢当,泰山上的妖魔将要下凡作乱,危害人间。为了保卫家乡和百姓的安危,石敢当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挑战。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石敢当终于战胜了妖魔,但自己也身受重伤。在他临终之际,他将自己的血肉化作一块巨石,永远地屹立在泰山之巅,守护着人间安宁。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勇敢的战士,便在他的巨石前修建了一座庙宇,供奉石敢当的神像,祈求他能够保佑家乡平安。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敢当信仰逐渐传播开来,成为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信仰。在中国各地,人们纷纷在自家门前或巷口立起石敢当的石碑或石像,以驱除邪祟,祈求家庭平安。在一些地方,还有专门的石敢当庙会,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祈福。石敢当信仰的意义不仅在于驱邪避凶、保平安,更在于它所蕴含的勇气、担当和牺牲精神。石敢当作为一位勇士,为了保卫家乡和百姓的安危,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他的勇敢和担当精神,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在今天这个充满挑战和变革的时代,我们同样需要这种勇气和担当精神,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此外,石敢当信仰还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古代社会,人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生活充满不确定性。因此,他们希望通过信仰石敢当等神祇来寻求心灵的寄托和安慰。这种信仰习俗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石敢当信仰作为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信仰,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启示和精神力量。在今天这个充满挑战和变革的时代,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石敢当信仰中的勇气、担当和牺牲精神,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正确看待信仰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让信仰成为我们心灵的寄托和安慰,而不是迷信和盲从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