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灯8孙明霞拯救你的不是别人,而是

心灵之灯点亮了,行走的步伐更矫健。《点灯》专栏,每个周末与您相约,不见不散!

孙明霞,国家级骨干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年度十大创新教师。现为山东泰安市泰山学院附属中学生物教师。《山东教育报》专栏作者,《教师博览》签约作者,《1+1旅途周刊》(网刊)主编,“为中国而教”义教导师。

  近年来,致力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和生命课堂的探索与实践,对教师专业成长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命课堂,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多篇。出版了个人专著《用生命润泽生命——孙明霞的生命化课堂》、《心与心的约会---孙明霞的生命化课堂》、《怎样当个好老师---答一线教师36问》、《孙明霞的创意作业》《只为做一个良师》等五本专著,主编了《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一书。受邀在各级各类培训会做报告三百多场。

拯救你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文/孙明霞

“孙老师,您还上课吗?”

“很多你这个岁数的老教师都申请不上课或者少上课了,你却乐在其中啊!”

不知何时,我被归入了“老教师”的行列,并且顺理成章的被认为应该远离课堂了。的确,我已经当了三十多年老师,属于“年过半百”的人了,在很多人认为应该处于“等退休”的年龄了,怎么还对教学工作这么痴迷和热爱?

这应该感谢我这些年的思考和成长。

假如我只是把教学工作当做一份谋生的手段,每天按部就班地备课上课,没有任何新意的话,教学工作势必变成一项枯燥乏味的机械劳动,也就很难体验到教育的幸福,职业倦怠必然悄悄来袭,自然就会盼望着不上课,工作更轻松一些。但因为不断思考、不断研究,让我时常感受到自己的欠缺和不足,正所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从前人、从他人那里获得更多的智慧,丰富自己、强大自己,这让我时刻谨记:必须始终以学习者的姿态面对他人,面对这个世界;因为不断思考,让我能够透过现象发现教育的问题进而去研究问题、寻找规律,探索解决的办法,也使我逐渐加深了对教育的理解,对课堂的理解,对孩子的理解,让我懂得:教学,不是用灌输的方式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也不是仅仅给学生知识,更要给学生知识之外的能力、情感、态度等;教育,也不是简单的说教,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训,而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润泽,是平等、尊重、善意、宽容、等待每一个生命,是用心呵护、陪伴每一个生命的成长,我开始懂得教育是什么、课堂是什么,这也让我始终保持警醒:教育的问题永远都是新问题,每一堂课都是新课,因为教育面对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面对生活,面对一个个灿烂的、成长中的生命,我必须时刻以研究者的姿态对待教育、对待课堂。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让我对教育、对课堂、对学生有着越来越深的依恋,成为我生命中的重要部分。

和一些师友的交流中,或者在一些活动的报告之后,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评价:“明霞,几个月没见你,听你谈教育谈课堂,感觉你的思考又完善了很多,你又进步了!”“孙老师,我连续听了你七八次讲座了,为什么每一次都不一样?”

当我在思考中形成某种观点的时候,我自己都感到无比惊喜:我对事物的看法又比过去深刻了点!比如对生命课堂的探索与思考,最初只是想到要给学生鲜活的知识而不是枯燥的文字符号,要和学生共同建构知识而不是满堂灌硬塞给学生,要关心学生人格和健康而不是只看重成绩……随着思考的深入,我提出了“要给学生安全、温暖、没有恐惧的课堂”,引起很多同行的共鸣和认可;每堂课中总会遇到或大或小的突发事件,处理好,突发事件就变成教学的组成部分,处理不好就影响课堂的进程,在不断地思考与实践中,我提出了教师对课堂的驾驭应该达到“让教学事故变成教学故事”的境界,这句话也由此成为不少同行对课堂的追求目标;上半年在给初一学生讲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时,突然产生一种想法:生命课堂更应该像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课程、教材、学生、老师、环境等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逐提出“人课合一”的观点;过去也写过不少关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文章,谈读书,谈研究,谈思考,谈写作,更多是从技术层面思考怎样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通过近年来自身的成长以及身边同事、同行的学习与发展让我逐渐认识到到:真正的成长不是为了成名,不是为了成功,而只是成长本身让我们不断发现自己、超越自己、完善自己,这是一段幸福的旅程,更是能惠及到众多成为我们学生的孩子生命的过程,甚至会对他们产生更加久远的影响,因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成为一个怎样的公民会和我们有关,换句话来说,这是一个生命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所以,我很感谢自己一直坚持学习、实践、思考与写作,才积累了很多的文字,这些文字见证了我的成长,见证了我生命的姿态。

有的老师工作十多年的时候就常把“我已经老了”挂在嘴上,因为远离了读书与学习,自己变得越来越肤浅;因为缺乏思考与创新,教学变得越来越程式化甚至僵化;因为观念的落后、智慧的缺乏,面对学生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束手无策,抱怨现在的学生难管……这样的工作状态,自然没有幸福可言。有的老师把希望寄托在能遇上一个好校长,有的老师寄希望于能遇到一个好师傅,能遇到一批优秀的学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当然是非常幸福的事,但遇到什么样的校长、同事、学生,我们没有选择的权利。我的成长经历告诉我,真正改变自己、突破自己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也唯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于倦怠、烦恼又乏味的工作中。

发表于《山东教育报》、6

编辑:陈秀玉邮箱:jiaoyuxingzou

.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能治好吗
哪里能治愈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chuenran.com/lyzn/65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