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活放手远比搀扶更有效

泰山学院附属中学吴玮

女儿说:“妈妈,我们生活老师说让我们当一次家,今天家里的所有事情都听我安排。”我说:“好啊!我先提个要求,你晚上自己睡,明天就让你当家。”女儿眨巴眨巴小眼睛,很郑重的说:“可以,你要说话算话!”就这么简单,我结束了和她同床共枕八年半的生涯。

从没想过分床会这么简单。以前动员过几次,总以她的哭闹结束。我总想着她爱蹬被子,睡相不佳,别因为分床反而让她感冒了,得不偿失就不好.,分床就一拖再拖,直到十月八号这有着划时代意义的这一天,有了上面的对话。没想到她言出必行,晚上乖乖的在自己小床上睡的香甜。我几次不放心的起来看看,却发现平时总爱伸手伸脚踢被子的孩子睡的规规矩矩的,一点也没有问题。早上笑着问她怎么不蹬被子了,她白了我一眼说:“我蹬被子,你又不给我盖,冻着怎么办?”我恍然,原来孩子有很多的坏毛病是我自己惯出来的啊!

分床已经快20天了,女儿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从没有要求再回到大床。反而是我,心里面总是空落落的。习惯了她的迷迷糊糊喊妈妈要水喝,习惯了她把软软的脚丫放在我的肚子上,习惯了晚上给给她盖蹬掉的被子。真的是很可怕的习惯啊,是我不知道不觉养成了她很多的小毛病而不自知。现在她长大了,如雏鸟一般飞离了我翅膀的保护,我却守着空巢在反思自己的溺爱,错失了多少她成长的机会。

当女儿再次提出要帮我过两个路口到超市买醋的时候,我力排家里的反对意见,塞给她一个手机,嘱咐好小心过马路,就送她出了门。我提心吊胆的在窗口看她如快乐的小鸟一样飞出了大门。左等右等,踌躇着要不要跟出去看看,担心着网络说很多孩子外出是遇到的各种意外,而这一切紧张却情绪都在看到她飞奔回来带汗滴的笑脸时抚平了。

她一次次的独自完成任务,自信也越来越足。原来习惯躲在我的身后有点害羞的小姑娘,现在可以和自信的和人交流了。原来遇事总说:“妈妈,你去,你去。”现在遇到事情则说:“妈妈,我来,我来。”女儿的转变让我意识到放手远比搀扶更有效。

女儿的成长让我想起了与两位母亲的交流。

第一位母亲是我学生的家长,她的女儿在上初三,她还有一个两岁的儿子。作为全职妈妈她每天疲于奔命,满脸的憔悴。她向我抱怨女儿到现在不会自己梳头,饭不端到跟前不吃,家里学校只有两站路,不开车送就不上学,更不要说帮她干点家务了。可她谈到学习又为女儿在班里名列前茅而高兴,认为再苦再累,孩子在学习上争气比什么都重要。我看着她满足的表情,心却沉甸甸的。孩子的成长过程在培养独立生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方面的缺失,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如何去弥补呢?当她真正的走向社会,她是否能适应并独立的生活呢?难道我们垂垂老矣时,还要做孩子的拐杖吗?

另一位全职妈妈她是我的邻居的女儿,身在美国,有三个孩子。大的13岁,老二6岁,最小的只有一岁多。她放假回国时,只身带着三个孩子,行李又多,转机转车好几次,从不需要别人帮忙,都是两个大孩子在忙碌,她只管抱着最小的孩子在前面领路,从容不迫。最让我佩服的是她不仅自己照顾着三个孩子,自己还抽时间学习考上了美国大学的博士。她的三个孩子彬彬有礼,待人接物进退有度。我感叹中美教育的不同,她却说:“不管哪个国家的教育都应该是让孩子学会独立,这才是爱孩子最好的的方式。”

是啊!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结束,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自己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以他独立的人格,面对他自己的世界。孩子注定要成长,而父母注定要退到幕后,做孩子人生的“背景”。

我们总在为自己宠爱孩子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可是放开守护的翅膀,看他们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的翱翔,也许会有一时的失落。可看到他们的成长不也是一种甜蜜吗?也许放手的过程中,他们会走弯路,在我们看来不必要的弯路,可是这些路,孩子自己走才最重要。孩子有走弯路的权利,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放手,陪伴在他们的身边,共同欣赏人生道路上的风景。









































北京中科医院坑
北京中科医院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chuenran.com/slhj/66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