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篇山东游记三登泰山南天门至

过了南天门之后,登泰山最难的一段路程就算过去了,虽然由南天门至玉皇顶、日观峰、瞻鲁台、拱北石等处也有一些台阶路,但远没有像十八盘那样陡峭长远,因此,如果时间充裕,可以慢慢地在岱顶这一片逛逛,仔细体会一下“五岳之首”的魅力究竟何在?

说实话,在我游览过的众多名山大川中,泰山并不是最高的,也不是风光最好的,但它为何能有“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我想,这在于这座山罕见地与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同步,因而成就了泰山将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这一独特经典。

在封建社会里,大凡帝王都会自命为“天子”,是受命于天的。而要祭天,最庄严、最神圣的仪式,就是到泰山去封禅,在古人心目中,泰山是万物始生之地。泰山封禅意味着受命于天,昭示着国家统一,彰显着国泰民安,因此,历代帝王莫不竞相效仿。泰山封禅这一“旷世大典”,在中国执着的演绎了数千年。由此就形成了泰山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封禅祭祀文化。所以,既然已经到了泰山之巅,你可以放慢脚步,沿着南天门——天街——碧霞祠——唐摩崖——五岳独尊——玉皇顶——拱北石的线路慢慢游览:

登上南天门,就进入了泰山的岱顶区域,但玉皇庙、日观峰、瞻鲁台、探海石和月观峰等名胜古迹还未企及。在这个位置,很难得地将南天门(照片左侧)与天街(照片中间和右侧的山崖上建筑群)同框拍在一起。

穿过南天门右转,便是这一片天街前的小广场。不登泰山不知攀登的艰难,不到岱顶则不知泰山之雄浑。对很多游客来说,此时的体力确实已耗至殆尽,但还得在岱顶上继续前行,才能一步一步地体会到“五岳独尊”的魅力。

这个上面刻有“天街”二字的石牌坊就是著名的泰山天街标志性建筑,也是天街的入口。透过石牌坊的立柱间,天空和伸向天际地平线的齐鲁大地遥远辽阔,真如进入了“天街”。

天街上挤满了熙熙攘攘的游客。天街在地理概念上是指南天门向东到碧霞祠一段街道,全长约一华里。而南天门向北的一段路,约有米,称为北天街或岱顶天街,这一段商铺林立,亦市亦街,形成了特有的风俗。

大量的香客游人上山,需要住宿吃饭,天街应运而生,天街具体形成何时,已不可考,但是较大规模的朝山始于西汉,为香客服务的天街大约也应于之同步,关于天街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北宋初年,年天街大规模拓宽改造,形成了现在的模样。

为了保护山顶景观,天街上所有建筑都采用了中国古建筑的形式,而且一律严格限制面积,因此这些店铺规模都不大,以住宿、餐饮以及售卖相关旅游纪念品为主。

从天街的后段可以看到这种很像游客在最后冲击南天门的情形,但这不是登南天门,而是在登通往泰山最著名的道观——碧霞祠的必经要道西神门。

天街的尽头就是这西神门,这天是阴历三月三,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的生日,而碧霞祠是碧霞元君的祖庭,因而来碧霞祠朝拜许愿的人特别多,在碧霞祠的入口西神门前挤满了人群。

碧霞祠的出口东神门。

在玉皇顶上俯瞰碧霞祠。

这就是泰山的最高处——玉皇顶。

日观峰上有泰山气象站和发射台。

日观峰上的迎旭宾馆是观泰山日出的好地方。

舍身崖位于日观峰南,又名爱身崖。三面陡峭,下临深渊。旧时常有人为祛父母病灾,祈求神灵,跳崖献身。明万历初年巡抚何起鸣在崖侧筑墙阻拦,更名爱身崖。清康熙年间知泰安州事张奇逢重修围墙,派更夫守护。年在围墙南端开一圆门并顺崖畔建凭眺石栏。

这面崖上有巨石突兀,高约3.3米,石旁大书“瞻鲁台”,传孔子曾登此瞻鲁都曲阜。石上有年赵朴初题“造化钟神秀”、周而复题“烟横云倚”诸刻。石东北有平坦巨石临悬崖,称可止台,上有宋代政和年间题名。

“五岳独尊”这个石刻是每一位来到岱顶的游客都要留影的景观。

岱顶上的一处观景亭。

著名的拱北石,我年登泰山时,当时还没有用围栏围起来,游客可以爬上去。

拱北石旁的这个位置,是观泰山云海的好地方。

岱顶上有不少道观,这是其中的一处。

每一处道观都有不少游客前往,这是青帝宫的入口。青帝宫位于泰山玉皇顶西南,西靠神憩宫,东接上玉皇顶的盘道,是青帝广生帝君的上庙。青帝即太昊伏羲,古代神话人物之一,道教尊奉为神。传说青帝主万物发生,位属东方,故祀于泰山。

这样景象让人觉得似有仙气飘飘而至,难怪泰山上的道观有如此多的人来朝拜。

天街之上的道观群。

岱顶上的风很大,从这面被大风吹得猎猎作响的红旗就可以感受到风有多大!

在岱顶上远眺齐鲁大地的游客群。

岱顶上的这一片树林很有意思,树枝都向一边倾斜,这里的风很大,估计是常年被大风这样劲吹,于是便长成这样了。这样的现象我在西岳华山上也见过。

在中天门索道上站附近的一个地方,可以拍到这幅包括十八盘、南天门、天街和日观峰在内的景观。

由南天门至中天门的索道缆车。

“共享多彩世界”运营者信息:李毅军,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中国图片签约摄影师,教授级高工,注册咨询师,有丰富游历经验的资深自助游驴友,写作出版有《西域光影》《天路胜景》《旅途撷趣》《仔细打量这多彩的世界》四本行摄图记书籍(在当当网、京东商城上均有发售,进入后搜索书名即可找到),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数十篇游历方面的散文,数十幅摄影作品被报刊杂志、网站和影展采用,在新浪博客(博客名:李毅军的博客。用百度搜索“李毅军的博客”即可找到)上发表了两千多篇博客,现居北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chuenran.com/gscs/114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