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德之君都要到泰山封禅,只有这位皇帝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index.html
公益中科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627/6359009.html
封禅(fēngshàn),是古代国家的一种重要的祭祀活动,也是宣扬“君权神授”的重要手段。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远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禅的传说。《史记·封禅书》说明了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厥旷远者千有馀载,近者数百载,故其仪阙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然后从五帝之舜的封禅开始记起,并在文章中间引用《管子·封禅篇》的……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由此可见,封禅之仪在三皇五帝时便已有之。太史公在《史记·封禅书》中给出了帝王举行封禅大典的条件: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也就是说,帝王要想到泰山搞封禅活动,必须缔造了太平盛世才有这个资格。而在班固的《白虎通义》中则记载道: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也就是说平定天下的开国之君,也有资格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自秦至清,历代具备完成统一、发现祥瑞、功德显赫、国泰民安等条件的有德之君,如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等皇帝,均把东岳泰山尊为封禅的圣地,并前仆后继的率众跋涉,大张旗鼓的亲临泰山举行隆重的封禅大典。但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却因为封禅这事而留下了千古骂名,他就是宋真宗赵恒。赵恒是宋朝的第三任皇帝,是为守成之君,他在位期间最主要的功绩就是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澶渊之盟为北宋带来了百余年的和平时光,使得宋朝经济日益繁荣。但幽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未能收回,于是宋真宗就想利用百姓的迷信和信奉神明的心理弱点,通过封禅这种手段,让百姓让臣民更加臣服于真宗的管理,这在当时的政治管理上还是有一定的成效的。但显然是弊大于利,封禅劳民伤财,渐为百姓所怀疑,同时为北宋的衰弱之势埋下了伏笔,甚至后来的帝王来泰山只举行祭祀仪式,不再进行封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chuenran.com/jbxx/156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