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泰山非泰山,不识泰山为哪般

昨天北京市第十三分中学的忘年交好友告诉我,说他们班的同学总结了一下,国学与时行推送的文章和我撰写的心得,每周三的最精彩。今天又是周三了,弄得我鸭梨山大。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之称。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

鲁班,姓公输,名般。鲁国人(都城山东曲阜,故里山东滕州),“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鲁班是一位出色的发明家,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这条成语中鲁班还是那个鲁班,但泰山,不是那座名山,而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竹匠。据传说,我国春秋时代著名的木匠鲁班,曾经招收一批徒弟。鲁班十分珍视自己的声誉,每隔一段时期,就要从徒弟中淘汰个别“不成器”的人。鲁班徒弟中有个叫泰山的年轻人,看上去不良不莠,技艺长进不大。为了维护“班门”的声誉,鲁班毅然辞掉了泰山。事隔数年,一次鲁班率徒闲逛集市,忽然发现货摊上摆着许多做功讲究的竹制家具,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顾客争相抢购。爱才的鲁班很想结识一下这位竹器高手,便向人打听。人们告诉他,是鲁班大师的徒弟,赫赫有名的泰山所作。鲁班大吃一惊,想起当初错辞泰山,深感惭愧,叹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鲁班没有必要惭愧,如果当时他坚持的是淘汰徒弟的公平标准而不是带有个人成见的打击报复,辞掉泰山就问心无愧。

泰山更没有必要惭愧,如果没有师傅当年的扫地出门,他或许只能是工地上众多称职的鲁班弟子中的一个,每一件建筑物都浸透着自己的汗水,却永远没有一件属于自己的作品。师傅当年的淘汰,或许让他知耻后勇,或许让他去审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最终选择了自己擅长的竹制家具。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他打造竹制家具品牌的过程中,当年的遭遇一定是他坚持到底的动力,也或许正因为如此,他才最终发现了自己。

当师徒二人在家具店相逢的那一刻,应该是欣慰,应该是感激。正是鲁班当年的有眼不识泰山才成就了后来的泰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chuenran.com/lswh/127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