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http://pf.39.net/bdfyy/bdfjc/170317/5252031.html泰山封禅,明明是帝王的最高荣誉,被宋真宗一搞,再无皇帝封禅。说起泰山,几千年来,泰山成为历代帝王封禅祭天的神山,随着帝王封禅,泰山被神化,因而又享有“五岳之长”的称号。历代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证明自己权利合法性,向上天汇报自己的丰功伟绩,泰山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去泰山封禅被认为一个帝王的最高荣誉。历史记载的只有六位皇帝举行过: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和宋真宗,前五位或统一江山或政绩突出,封禅无可厚非,最后这个宋真宗却饱受争议。宋真宗赵恒是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三子,刚继位的时候也能任贤为亲、广开言路,北宋朝着一个稳定和平的方向发展。咸平二年(),辽国挑衅入侵,掠夺财物,屠杀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有的大臣主张向南逃,其实宋真宗也想逃,却被寇准力劝,不得已御驾亲征辽国。辽军的优势在于灵活机动,但是如果正面对打,宋朝优势还是很大的,再加上宋真宗亲征,宋朝士气大振,当时正是一举败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好机会。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其实就是想议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寇准在听到消息后,急忙赶回南城向赵恒苦谏,称契丹已是强弩之末了,正是打败他们的大好时机。边防大将杨延昭也上书,称军人困马乏,我军士气高涨,正应趁此良机,扼守各路要道,对敌围而歼之,然后再乘胜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是宋真宗和大臣都很惧怕契丹,没有同意,这就使北宋白白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最好时机。“澶渊之盟”虽说结束了宋辽两国几十年的敌对状态,可是却给契丹几十年的修养时间,而且对宋朝而言也可以说是城下之盟,盟约规定宋尊辽萧太后为叔母,每年还要给辽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本来具有优势的宋军,却签下了这样“丧权辱国”的条约,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就这个水平,还去泰山封禅,真可谓可笑至极,如果说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他还勉强有些资格封禅,因为燕云对中原来说太过重要了。有人说盟约里也有双方开展互市贸易,对北宋的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北宋可以去好好的发展经济,那辽国也可以借着这个时期发展自己啊,还有人说这是宋真宗是为了经济发现的长远打算。如果他真的有眼光,就该明白燕云十六州绝对要比发展经济重要的多,没有燕云做屏障,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汴梁再豪华也是为了他人做嫁衣,可惜了宋真宗死的早,没有看到靖康之耻的那幕。澶渊之盟过后,宋真宗一想,被辽定下了城下之盟,觉得自己没有面子,于是就怨恨起来劝他御驾亲征的寇准起来,一听小人谗言,立马远离了寇准,有宋一朝,从建国就开始衰落了。若要想洗刷澶渊之耻,镇服天下百姓,也只有封禅这条路可以走,之后宋真宗就和大臣们演了一出戏,宋真宗不情愿的接受了去泰山封禅。宋真宗还只是北宋的第三个皇帝,宋太宗北伐已经花了不少钱了,宋真宗又去封禅,受苦的只有百姓。今天的故事到处结束了,大家对这个宋真宗有什么看法?泰山封禅,明明是帝王的最高荣誉,被宋真宗一搞,再无皇帝封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