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平遥城墙
平遥城墙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县,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墙之一。平遥城墙史称“古陶”。春秋时置中都于此,汉置京陵县并筑京陵城。北魏始名平遥并筑城池。明洪武三年()重筑时外壁砌砖。平遥城墙马面多,造型美观,防御设施齐备,为中国历代筑城之仅有,并以筑城手法古拙、工料精良堪称于世,是研究中国古代筑城之制的珍贵资料。
49岳阳楼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三国东吴所建。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现在的岳阳楼为沿袭清朝光绪六年(公元年)所建时的形制。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它的建筑艺术价值无与伦比。
48天一阁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
47白马寺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非常珍贵。
46大昭寺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大昭寺距今已有年的历史,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经历代多次整修、增拓,遂形成了如今占地余平方米的宏伟规模。
45开元寺双塔位于泉州市区西街的开元寺内。开元寺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年),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寺中两侧的双塔,东塔叫“镇国塔”,高48.24米;西塔叫“仁寿塔”,高44米。这两塔之间有米,在唐朝刚建时都是木塔,宋朝时改成了石塔,很有南方建筑风格。
44崇福寺崇福寺位于朔州市朔城区东街北侧,古朴、庄严,门前雄狮端坐。寺内殿阁五重,南北长米,东西宽米,面积平方米。弥陀殿是崇福寺主殿,是寺内最大的殿堂,始建于金代熙宗皇统三年(公元年),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弥陀殿高大宽敞,殿顶绿色琉璃剪边,殿内前檐隔扇、窗棂花典雅、精美,是中国现存的一处保存完整的金代作品。
43虎丘塔(云岩寺塔)位于苏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就葬其父(阖闾)于此,葬后3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简称虎丘。虎丘塔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年)。塔七级八面,内外两层枋柱半拱,砖身木檐,是10世纪长江流域砖塔的代表作。由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顶部的木檐均遭毁坏,现塔身高47.5米。年在塔内发现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窑、莲花石龟等罕见的艺术珍品,虎丘塔是座斜塔。
42观星台位于登封市城东南7.5公里的告成镇周公庙内,距周公测景台二十米,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世界上著名的天文科学建筑物,建于元朝初年至元十三年(公元年),距今己有年的历史。
41开元寺塔(河北定州)位于定州城内南门里东侧,塔全部为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十一层,高84.2米,平面由两个正方形交错而成。建于宋仁宗皇佑四年(公元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之一,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誉其为“中华第一塔”。
40安平桥安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安海镇和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公元年),历时十四年建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
39王家大院“王家归来不看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多年建成,建筑规模宏大,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包括五巷六堡五祠堂一条街。
38武当山古建筑群古建筑群座落在沟壑纵横、风景如画的湖北省武当山麓,在明代期间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的道教建武当山古建筑群筑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37西安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比钟楼大四岁,迄今已有年历史。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历经岁月沧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余鼓楼巍然耸立。是所存在中国最大的鼓楼之一。
36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年),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钟楼构建于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四角攒顶,无论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35广胜寺飞虹塔矗立在山西洪洞县东北17公里的霍山之巅。广胜寺,始建于公元年;唐代宗大历四年(公元年),汾阳王郭子仪奏请重修后改为现名。广胜寺分上、下二寺,相距里许,共有殿堂11座。现存建筑为元、明两代兴修重建。整个佛寺,以琉璃宝塔最为著称。上寺的琉璃宝塔为飞虹塔,是国内最大最完整的一座琉璃塔。
34岱庙坐落于山东省泰安市区北,泰山的南麓,俗称“东岳庙”。它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岱庙始建于秦汉,拓建于唐宋,又经金元明清多次重修,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余间。岱庙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
33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年),僧人智元禅师为镇江潮而创建,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塔高59.89米,其建造风格非常独特,塔内部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为8面13层。
32悬空寺恒山悬空寺又名玄空寺,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始建于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有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是中国古代建筑精华的体现。
31沈阳故宫原名盛京宫阙,后称奉天行宫。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明清旧城中心,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有建筑90余所,余间。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明天启五年,公元1年),是中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以汉族传统建筑风格和布局为主,兼备了蒙、满等民族风格和布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30西安城墙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总周长13.74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年~年),至今已有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29南京城墙现存的南京城墙修筑于明朝,俗称明城墙,历时21年建成,不遵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雄壮,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蜿蜒盘桓达35.3公里,而南京明城墙的外廓城周长更是超过60公里。南京明城墙不仅是我国的第一大城墙,而且是世界第一大城墙,并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南京明城墙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可谓是继中国秦长城之后的又一历史奇观。
28开封铁塔铁塔公园是以现存的铁塔(开宝寺塔)而命名的名胜古迹公园,占地面积51.24公顷,是中国家名园之一。铁塔位于铁塔公园的东半部,是园内重要的文物,也是主要的景点,始建于北宋皇佑(元年公元年),是1年我国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称。铁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层,因此地曾为开宝寺,又称“开宝寺塔”,又因遍体通彻褐色琉璃砖,混似铁铸,故从元代起民间称其为“铁塔”。
27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取“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而命名。寺院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6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
26崇圣寺三塔崇圣寺三塔是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建筑的一组颇具规模的佛教寺庙,位于原崇圣寺正前方,呈三足鼎立之势。崇圣寺初建于南诏丰佑年间(公元~年),大塔先建,南北小塔后建,寺中立塔,故塔以寺名。现寺的壮观庙宇在咸同年间已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是云南省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
25天坛天坛是明、清朝两代帝王冬至日时祭皇天上帝和正月上辛日行祈谷礼的地方。平面布局为北圆南方,象征“天圆地方”,整体结构可以用“一、三、五、七、九”表示,一:一条中轴线;三:三道坛墙(内坛墙、外坛墙、分隔圜丘坛和祈谷坛的坛墙);五:五组建筑群(圜丘坛、祈谷坛、斋宫、神乐署、牺牲所);七:七星石;九:九座坛门。直到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祭天制度废止。明清共有22位皇帝,在这里举行了次祭祀大典。
24芮城永乐宫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城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始建于元代,施工期前后共多年,才建成了这个规格宏大的道教宫殿式建筑群。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粗大的斗拱层层叠叠地交错着,四周的雕饰不多,比起明、清两代的建筑,显得较为简洁、明朗。几个殿以南、北为中轴线,依次排列。特别是宫殿内部的墙壁上,布满了精心绘制的壁画,其艺术价值之高,数量之多,实属世上罕见。
23西递、宏村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黄山风景区内的自然与文化景观第二次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也是中国继北京后第二座同时拥有两处以上世界遗产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递、宏村古民居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西递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22福建土楼福建土楼包括闽南土楼和一部分客家土楼,总数约三千余。通常是指闽西南独有约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筑承重生土墙壁所构成的群居和防卫合一的大型楼房,形如天外飞碟,散布在青山绿水之间。主要分布地区以中国福建西南山区,客家人和闽南人聚居的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地带,包括以闽南人为主的漳州市,闽南人与客家人参半的龙岩市。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称为中国汉族传统民居的瑰宝。
21善化寺俗称南寺,位于山西大同城内西南隅,面积多平方米。沿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两侧有观音殿和地藏殿。大雄宝殿与三圣殿之间的西面,有一座独具风格的普贤阁,它是一处重檐九脊顶方形楼阁。全寺占地面积约00平方米,整个布局唐风犹存。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坐北朝南,渐次展开,层层迭高。前为山门,中为三圣殿,均为金时所建。辽代遗构大雄宝殿坐落在后部高台之上。其左右为东西朵殿。东侧为殊阁遗址,西侧为金贞元二年所建普贤阁。寺院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左右对称,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金寺院。
20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区北部,是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八十九年建成,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一百余处,与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
19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18大雁塔唐代永徽三年(公元年),玄奘为藏经典而修建,呈方形锥体,塔身七层,通高64.5米,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
17独乐寺位于蓟县城内的独乐寺,始建于隋朝,现存的主体建筑为辽统和二年(年)重建,距今已有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代表作。关于寺名的由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唐玄宗年间,安禄山起兵造反,一心想做皇帝,在这里“思独乐,不与民同乐”;还一种说法是因为这里有独乐河流过,所以起名独乐寺。
16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原为晋王祠(唐叔虞祠)为纪念晋(汾)王及母后邑姜而兴建。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15奉国寺奉国寺在辽宁省义县城内东街路北。创建于辽开泰九年(公元年)。初名咸熙寺,后易奉国,其标志性古建筑——大雄殿是古代遗存最大的佛殿,堪称为世界之最,殿内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泥塑彩色佛像群。
14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指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13曲阜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年,以孔子的故居为庙。各种建筑总计余座,余间,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
12隆兴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城东门里街,占地面积为85平方米,坐北面南,建国后,多次拨款修葺,仍按三路建制,正门(南门)外为一座高大的琉璃照壁,寺内建筑主要有天王殿、天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牌楼门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乾隆二御碑亭、大悲阁、御书楼和集庆阁、弥陀殿、龙泵牛亭,以及从崇因寺前来的毗卢殿等,其中天王殿、摩尼殿、转轮藏阁、慈氏阁是寺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宋代结构风格的殿宇,尤以摩尼殿的价值最高,摩尼殿建于1.2米的台基之上,为重檐歇山顶式,面宽和进深均为七间,平面布局为十字形,外观重叠雄伟,古劲庄严。
11小雁塔小雁塔是密檐式砖结构佛塔,塔平面为正方形。原为15级,约45米高,现存13级,年测定塔的总高度是43.米,底边长11.38米,高与底边的比例是比26。小雁塔的基座为砖方台,基座下有地宫,为竖穴,基座之上为塔身,塔身底层较高,二层以上逐层高度递减,故塔的轮廓呈现出秀丽的卷刹。塔身宽度自下而上逐渐递减,塔身轮廓呈现锥形形状,小雁塔塔形玲珑秀丽,造型优美,比例均匀。
10“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汉三阙,又称东汉三阙,是登封市“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组成部分,即——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是一种特殊的石雕艺术。始建于东汉,是中国1年3月公布的首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太室阙是中国古建筑国家级文物类1号保护单位,少室阙、启母阙编号分别是2号和3号文物保护单位,足见国家对其保护的重视。
9渠县汉阙渠县汉阙我国现存地面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仿木结构建筑遗存,全国仅存29处汉阙,渠县就有6处7尊,因此渠县被誉为“中国汉阙之乡”。汉阙由阙基、阙身、枋子层、介石、斗拱层、屋顶6个部分组成,是一座完整的石质仿木结构建筑。阙基为整块石料凿成,平面呈矩形。阙基之上矗立着用砂石做成的阙身,楼部由4层大石块叠就其建造风格稳重朴素,雕刻简练精致,造型生动优雅,独具一格,充分显示了汉代高超的建筑艺术技巧。
8五台山南禅寺寺内主要建设有山门(观音殿)。东西配殿(菩萨殿和龙王殿)和大殿。组成一个四全院式的建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正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构建筑,堪称国宝。
7赵州桥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大业年间(公元~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全长64.4m,跨径37.02m,拱顶宽9m,拱矢高度7.23m,在拱圈两肩各设有二个跨度不等的小拱,即敞肩拱,这就使其比实肩拱显得空秀灵丽,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不仅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据世界桥梁的考证,像这样的敞肩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
6嵩岳寺塔位于郑州登封市城西北5公里处世界地质公园中岳嵩山南麓峻极峰下嵩岳寺内,初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年),塔顶重修于唐。该塔历经多年风雨侵蚀,仍巍然屹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
5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年),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木塔,也是中国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古建筑。在近千年的岁月中,应县木塔除经受日夜、四季变化、风霜雨雪侵蚀外,还遭受了多次强地震袭击,仅裂度在五级以上的地震就有十几次,多次把应县夷为平地惟木塔屹立近千年不倒,至今仍保存完好。
4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山”,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布达拉宫中还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
3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2北京故宫故宫又叫紫禁城,曾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共有24位皇帝及其后妃在此生活居住。紫禁城呈长方形,面积72万多平方米,四周围有城墙和护城河,以乾清门广场为界,南为前朝,北为后庭。
1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建于唐朝大中十一年(公元年)。佛光寺大殿现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唐代木构建筑暨第二早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大殿)。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因此被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中国第一国宝”。寺内唐代木构大殿、彩塑、壁画、墨书题记、金建文殊殿、魏唐墓塔、唐石经幢等,都是具有高度历史、艺术价值的珍贵文物。
精彩推荐
▼
梁思成先生古建手绘图,经典再现
古塔,其实不难区分
古建筑有多美,看了就会被迷住
夜幕下的天坛,给你另一种感觉
独乐寺的观音阁,一定要去看看
角落中感受紫禁城的美
疯狂的“破四旧”
北京景区地图大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